失眠会对工作、家庭等多个方面造成困扰,现在越来越多有失眠问题的人会选择使用安眠药来帮助入睡,改善自己,不过又害怕安眠药会上瘾,整天昏昏沉沉。对深受失眠所苦的人而言,安眠药似乎是最方便、快速的入眠之道,令人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专家简介: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睡眠中心主任潘集阳教授,学术带头人和精神医学及睡眠医学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精神医学及睡眠医学临床近20余年。1996年1月-1999年1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精神科虑碍障临床研究部学习焦虑障碍的诊断和临床药物治疗,以及在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精神科临床精神卫生研究中心世界著名抑郁症专家A. John Rush教授(美国DSM-IV心境障碍诊断标准小组主席和STAR’D研究项目负责人)指导下作博士后研究,从事抑郁障碍的睡眠精神生物学以及抗抑郁药物的临床验证和临床药理学研究,合作发表论文2篇。
2003年获美国睡眠医学会奖学金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睡眠中心接受睡眠临床诊疗技术训练,在中心主任Alan Pack教授指导下学习各种睡眠临床诊疗技术。
目前主要临床和研究工作是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临床药理学和精神生物学。
失眠影响工作及社交活动要使用安眠药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睡眠中心主任潘集阳教授表示,长期依赖安眠药入睡对人体来说是不好的。但如果失眠已经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到病人的工作及正常社交活动。经医生判断,有必要用药治疗时,则应该当用则用。安眠药常见的副作用有过度镇静、头昏眩晕、视力模糊、口干舌苦、运动协调不佳、步伐不稳、肌肉无力、口齿不清等。潘集阳教授谈到,有的人担心安眠药会成瘾,目前使用的新一代安眠药都已经非常安全,成瘾性也都很小。在使用的时候只要注意几个问题:
1、从医师推荐剂量开始使用。不要擅自加药或减药;
2、避免与酒精并服,安眠药与酒精并用会加强药效,对安眠药的副作用也会有加强的作用;
3、服药后立刻上床,目前常用的新一代安眠药作用时间都很快速,若没有立刻上床睡觉.可能会造成短暂的失忆,或是梦游的情形发生;
4、是否天天吃药要按临床症状进行,若非长期失眠的病人,可以和医师讨论自己躺上床后可忍耐睡不着觉的最长时间,超过时间再吃;或是隔天有重要事情时吃,避免长期规律使用,导致的心理或是生理上的依赖;
5、与医师讨论药效,如果已经按照医师指示的剂量服用,但效果还是不佳,或是使用后副作用明显、无法忍受时,应该与医师讨沦是否应该调整剂量或是更换其它药品;
6、停药前与医师讨论,长期使用安眠药的病患,若觉得症状有改善,想要停止用药,在停药前要与医师讨论停药的时机及方式,且要逐次减低,避免一次停药,出现反弹性失眠;
7、老人、孕妇、肝病心剂量,老人家代谢能力差,较容易出现副作用,只能服用低剂量安眠药,孕妇可能有畸胎的风险;有些安眠药是透过肝脏代谢,肝代谢功能不好的人要特别谨慎,须先跟医师讨论适不适合服用,或是应该要减低剂量。
“其实安眠药物不过是个协助睡眠的工具,治标而不是治本,如果有睡眠相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自行购买安眠药服用,因为不当的使用,可能会加重病情及危及生命。”潘集阳教授强调,使用安眠药,一定要先咨询医师,由医师处方并监控使用。只有经过专业医师的评估与诊断,及养成个人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才是解决睡眠障碍最正确的方法。
相关文章
- 打鼾白天困倦 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怎么与精神病患者很好的相处
- 李涛平:睡觉无梦和多梦也是病!
- 潘集阳:老年期抑郁症复发率高
- 警惕!中度以上抑郁症不治疗可能会自杀
- 精神科专家呼吁:精神疾病不可怕也不丢人
- 老年抑郁患者急增 心情郁闷超两周应就医
- 90%的失眠为心身共病 体质问题或为主因
- 潘小平:心慌紧张是焦虑障碍
- 贾福军:焦虑障碍成青年精神杀手
- 长期头痛失眠小心抑郁症
- 心理医生:预防抑郁的三个心理建议
- 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精神疾病?
- 精神病人猝死街头 院方责任人受罚?
- 校园恶性事件后系列分析(三)
- 校园恶性事件后系列分析(二)
- 校园恶性事件后系列分析(一)
- 怎么有效的戒断酒瘾?
- 怎么诊断酒精依赖症?
- 春天慎防“情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