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常为感染性疾病所致。由于发热时间过长可引起营养素的消耗,有些小孩还可出现高烧抽筋,因此孩子发热,往往引起父母恐慌。
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内各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成分增加,活性增强,如白细胞吞噬病原菌能力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增加。但发热持续过久或过高,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健康恢复,因此对高热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
当小儿发热体温在38℃以下时,家长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不必处理,如轻易退热,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并可掩盖病情扰乱疾病的发展规律,对诊断治疗不利。如体温超过38.5℃,患儿有头痛,肌肉疼痛、厌食或全身不适,可以给予药物降温,主要是改善患儿身份舒适度。
在孩子出现高体温时应迅速降低体温,此时可用温水浴降温,亦可将毛巾用温水浸湿,在颈、背、胸前、腑下、两腹股沟擦浴,促使血管扩张散热,同时应送往医院,服用解热药物。常用的解热药布洛芬(商品名美林),退热作用迅速、安全,维持时间长达6—8小时;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退热作用温和,安全有效。有关研究证明传统的冷敷或酒精擦浴不仅无效,反而可导致全身发抖,且酒精还可经儿童皮肤吸收产生中毒症状,应避免使用。
新生儿出现发热主要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38—39℃,可松解襁包散热;体温39—41℃,可用33—35℃温水给病儿擦浴,部位为前额、腑窝、四肢和腹股沟;如体温超过41℃,可洗温水浴,30分钟复测体温。
在炎热夏季,刚出生2—3天的新生儿可因包裹过多,喝水少而出现发热、哭闹、皮肤潮红、尿少,这在医学上称为脱水热,只要降低环境温度,松解衣服,每隔两小时给孩子喂糖水或白开水5—10毫升,一般在数小时到24小时内就可以自动退热,不需要其他处理。
热门文章
-
偏头痛切忌乱吃药!
2023-02-28 08:59
-
常见偏头痛急救护理须知
2023-02-28 08:56
-
剧烈头痛呕吐该如何处理
2023-02-28 08:49
-
小心:电视病缠上您
2023-02-28 08:48
-
头痛、嗓子疼可以不吃药
2023-02-28 08:48
-
眼部的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2023-02-28 08:47
-
游泳出现的不适症状及处理方法
2023-02-28 08:40
-
阿片中毒的表现及如何诊断?
2023-02-28 08:36
-
有机氯农药中毒症状
2023-02-28 08:36
-
硫化氢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
2023-02-28 08:35
-
杏仁中毒后如何抢救?
2023-02-28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