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凡色彩鲜艳、有疣、斑、沟裂、生泡流浆,有蕈环、蕈托及呈奇形怪状的野蕈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成份,如毒蕈碱、毒蕈溶血素、毒肽和毒伞肽等。
食用毒蕈后约经过0.5-0.6小时的潜伏期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泻和腹痛等症状,可伴多汗、流口水、流泪、脉搏等表现,和(或)黄疸、贫血、出血倾向等体征,少数患者发生瞻妄、呼吸抑止,甚至昏迷、休克死亡。
中毒后,应采取以下急救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留毒蕈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2.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采取催吐措施如用汤匙压舌根,以减少毒素的吸收。为补偿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糖盐水”,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3.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防止毒蕈中毒,重在预防。
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识别毒蕈,避免采食。部分毒蕈与可食蕈极相似,故若夫充分把握应以不随便采食野蕈为宜。
热门文章
-
汽车尾气可导致铅中毒
2023-02-28 08:59
-
最毒最美味食物TOP10
2023-02-28 08:58
-
日常家庭急救有“八戒”
2023-02-28 08:58
-
日常急救 常见蔬菜的食用禁忌
2023-02-28 08:58
-
预防食物中毒必知的消毒误区
2023-02-28 08:58
-
荐 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
2023-02-28 08:58
-
乱服药物中毒该如何急救?
2023-02-28 08:58
-
冬季煤气中毒该如何急救?
2023-02-28 08:58
-
煤气中毒后,注意保暖
2023-02-28 08:58
-
煤气中毒常见误区
2023-02-28 08:58
-
嘴唇发紫,要警惕亚硝酸盐中毒
2023-02-28 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