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低血压:指血压慢性持续性降低的状态,它包括体质性和体位性两种情况。
①体质性低血压:
又称原发性低血压,找不到发病的原因,常见于体质较瘦弱的女性,有家族遗传倾向。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过低。这种类型的低血压者,如果无症状,可长期或终生存在低血压,不影响正常活动和寿命,甚至有认为可具有长寿倾向。但如果伴有神经疲倦、健忘、心悸、头痛、头晕、甚至晕厥,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患者的这些症状,常常并不是单纯地由低血压引起,而是合并某些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所致。因此对于有症状的低血压者,除了注意加强营养外,还应到医院检查,并针对其慢性疾病进行相应治疗。
②体位性低血压:
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是因为从卧位突然变为直立姿势,或长时间站立而发生的低血压。发病若找不到原因,称为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这种情况较少见。多数能找到原因,称为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较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直立位时,因低血压脑缺血而出现视物模糊、头晕、乏力、晕厥,重者甚至昏倒而发生意外,如骨折和脑外伤等。多在晨起、登高、行走、活动或站立排尿时发生。
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除了平常注意合理膳食和规律生活外,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长时间站立。在卧位起立时一定要缓慢,尤其是晨起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早晨起床下地动作更要缓慢。站立排尿易引起低血压晕厥者,应改变站立排尿的习惯。症状较重者,可于站立前,下肢试用弹力绷带,可能会有助于缓解或减轻症状。
对于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除了有全身乏力、头晕、头昏、甚至昏厥等危害外,还有原发疾病存在,如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慢性营养不良状态、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应用某些降压和镇静药。因此,在防治上,除了采用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的防治方法外,还要针对病因进行相应处理。把这些主要病因去除后,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就会随之消失。
热门文章
-
女性低血压患者如何升压?
2023-02-28 08:23
-
身体虚弱 注意低血压
2023-02-28 08:21
-
身体虚弱 莫忽视低血压
2023-02-28 08:21
-
如何警惕低血压
2023-02-28 08:19
-
长期低血压怎么办?
2023-02-28 08:19
-
关于低血压有什么急救方法
2023-02-28 08:17
-
关于低血压有什么急救护理方法
2024-04-18 23:54
-
警惕:咳嗽治疗的7个误区
2023-02-28 08:59
-
刀割伤后怎么办?
2023-02-28 08:58
-
烫伤治疗六法
2023-02-28 08:58
-
烫伤的一般急救方法
2023-02-28 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