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饮食什么
早期(1-2周)
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3-4周)
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上)
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骨折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骨折早期骨断筋伤,气滞血瘀,淤血内停,肿胀疼痛,体温偏高,此时不可急于服用营养品,脚骨折后应食蔬菜、水果、牛奶、米粥、面食等,忌食酸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待病情稳定,二便通畅、舌苔脉象正常后,在适当给予补养之品。
骨折中期骨细胞占据血肿位置,形成骨痂,脚骨折后应给予持续接骨,调和营养的食物,如鸡蛋
相关文章
- 牙龈肿痛怎么办 牙龈肿痛的紧急处理方法
- 跑步时抽筋是什么原因 要怎么处理
- 骨折了怎么办 骨折要如何急救
- 儿童骨折要怎么紧急处理 骨折的护理方法
- 意外伤害骨折患儿增多 孩子骨折怎么办
- 游泳时脚抽筋怎么办 如何进行自救
- 牙龈肿痛怎么办 4招帮你来解决
- 意外骨折急救步骤5步走
- 跑步时脚扭伤该怎么办
- 运动损伤现场的急救措施
- 夏季流鼻血 如何快速止鼻血
- 运动时腰部扭伤该怎么办
- 游泳时腿抽筋该怎么办
- 急性运动伤要及时处理淤青、血肿
- 摔伤骨折 万不可胡乱揉捏
- 断指如何保存才能更好接上
- 肌肉拉伤怎么自行救治
- 意外摔伤 怎么消除身体淤青
- 美女高空挑战倒吊致关节脱臼 关节脱臼如何急救
- 掌握“大米”原则 及时受伤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