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什么?
遗传过敏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又称特应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或异位性湿疹(Atopic eczema),是一种与异位性(遗传过敏性)素质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若患者血清IgE高,可伴发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中医“奶癣”、“胎敛疮”即是本病婴儿期的表现。
遗传过敏性皮炎的病因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免疫和对生理药理介质反应异常有关,环境因素在本病发生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约70%患者家族中有遗传过敏性皮炎、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遗传过敏史。
双亲均有遗传过敏史,其子女发生遗传过敏性疾病的机会比双亲中只有一方有遗传过敏史的要高。近来发现染色体11ql3部位的基因与本病的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相关。在免疫异常方面表现为血IgE增高,近来研究指出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具有高亲和力IgE Fc受体(Fc e RI)。“吸入性”抗原进入遗传过敏性皮炎的皮肤,引起朗格汉斯细胞的活化,释放IL-1β使异位性特异的T辅助细胞亚类TH-2活化而产生IL-4、IL-5等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产生IgE,同时IL-5是人嗜酸性白细胞分化与增生的重要细胞因子。
在遗传过敏性皮炎患者中,由环境变应原(屋尘螨,花粉)斑试引起的湿疹样皮肤反应的表现与皮肤迟发相反应(cutaneous late-phase reaction)相似。在皮损中有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故认为IgE介导的“接触性过敏”,在遗传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生理药理学方面,患者白细胞和表皮细胞对β肾上腺素能性激动剂的反应迟钝,所产生的cAMP水平及抑制表皮细胞核分裂功能降低,β肾上腺素能性受体与β兴奋剂亲和力下降,a肾上腺素能性受体比率增高等。此外尚发现单一核细胞内cAMB磷酸二酯酶(PDE)活性增高,从而使cAMP水平下降。
中医眼中的遗传过敏性皮炎
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系胎中蕴热蕴毒或饮食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而致。胎毒与风湿热邪相合,搏于肌肤则起红斑、丘疹、水疱;热盛肉腐则见糜烂,流液;风盛则瘙痒不休;热扰神明则烦躁,寐不安。
遗传过敏性皮炎的症状表现
①婴儿期:在出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病,皮疹分渗出型和干燥型,均伴剧烈瘙痒。
②儿童期:多数在五岁前发病。皮损分湿疹型和痒疹型。
③青年及成人期:皮损与儿童期类似。(参考网站:39健康网)
热门文章
-
治疗宝宝过敏的药物有哪些?
2023-02-23 20:32
-
过敏性鼻炎有哪些症状
2023-02-23 20:32
-
有哪些错误治疗过敏性鼻炎
2023-02-23 20:31
-
如何按摩治疗过敏性鼻炎
2023-02-23 20:31
-
按摩鼻部治疗过敏性鼻炎
2023-02-23 20:21
-
是由什么原因引起过敏性鼻炎?
2023-02-23 20:21
-
注意:秋季防变应性鼻炎
2023-02-23 20:20
-
鼻炎可不是“小”病
2023-02-23 20:20
-
过敏性鼻炎中西医组合疗法效果好
2023-02-23 20:20
-
节假日出游警惕过敏性鼻炎
2023-02-23 20:20
-
不同的鼻炎用不同的药
2023-02-23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