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病理改变为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诸多因素可导致这一病理改变,以下这几种代谢障碍疾病就可引发此病。
一、肾性骨营养不良
病人多有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盂积水,及肾功能不良病史,严重者可致骨于生长软骨基质钙化不足和骨样组织不能钙化,再加上原有的骨结构被吸收而发生普遍性骨质疏松软化,密度减低,骨小梁减少、粗糙、骨皮质变薄、分层等改变。
二、成骨不全
成骨不全发病者为婴幼儿,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患者易合并骨折。患者因结缔组织紊乱即胶原形成障碍而引起的以骨质脆弱、蓝巩膜、耳聋、关节松弛等为主要表现。
三、佝偻病
佝偻病患者全身骨骼由于生长软骨基质钙化不足和骨样组织不能钙化,再加上原有的骨结构被吸收而发生普遍性骨质疏松软化,密度减低,骨小梁减少、粗糙、骨皮质变薄、分层等改变。
四、坏血病
坏血病可使成骨活动受抑制所致,成骨细胞不能形成骨基质,而非细胞活动如骨骺板的钙盐沉积及骨质吸收仍继续进行,就出现干骺端的骨改变和全身骨骺明显疏松。
热门文章
-
拿什么来拯救你 我的脆骨病
2023-02-23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