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迟延愈合、不愈合患者均经过长期治疗,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肌萎缩,一般肢体血循环较差,代谢缓慢。
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照射,并积极功能锻炼不仅能改善全身状况,增加钙的吸收、代谢,还能够改善患肢血运,增加组织灌注,加快骨折部位的代谢过程,缓解肌萎缩,改善关节功能,加速骨折愈合,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是十分有利的。
功能锻炼是循序渐进、进行性增加的,既要重视患肢局部的活动,也要强调全身性的功能锻炼。合适的功能锻炼既要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幅度,又要避免形成对骨折端的剪切、扭转等有害应力,保持骨折端的稳定性。
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减少肢体的炎性反应,增加肢体的循环和保持骨折端的稳定,术后2~3天在床上做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1~2周做肌肉的等张收缩训练,患肢关节保证在无痛状态下做屈伸活动锻炼。
后期功能锻炼应强调患肢逐渐增加负重的功能训练,在上肢则应增加纵向叩击和握拳活动,使骨折端接受到纵向生理性应力刺激,防止骨质疏松和骨萎缩,刺激骨痂的生长和再塑形,对促进骨折愈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热门文章
-
骨质疏松性骨折
2023-02-23 21:31
-
骨质疏松要提早“看见”
2023-02-23 21:26
-
骨质疏松骨折后的手术疗法
2023-02-23 21:26
-
如何避开骨折治疗的误区?
2023-02-23 21:26
-
适当运动可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
2023-02-23 21:26
-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
2023-02-23 21:26
-
老年人骨质疏松易骨折
2023-02-23 21:26
-
骨质疏松性骨折如何治疗?
2023-02-23 21:26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2023-02-23 21:26
-
老年人骨折,治疗骨质疏松是关键
2023-02-23 21:26
-
自我测试:您是否有骨质疏松?
2023-02-23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