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的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临床表现可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中可含有粘液,或伴有里急后重感。但是如果忽视了这些早期症状,直肠息肉会转入更严重的后果。那么直肠息肉怎么治疗呢,下面交给大家一些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专家指出,根据息肉的类型不同,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平时最多见的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前者与大肠炎症反应有关,后者则由于结肠粘膜表面细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对腺瘤性息肉,我们必须有所警惕,它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如果长久存在于肠腔内,则有恶变的可能。因此,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得了炎症性息肉,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每隔1—2年作一次结肠镜随访即可。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方法直接切除,凡直径≥lcm而完整摘除困难或广蒂者,先行咬取活检,排除癌变后经手术完整摘除。如有癌变则根据癌变范围,选择局部肠壁或肠切除手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又叫多发性息肉病,与以上息肉不同的是,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且多发,可布满结肠和直肠,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好发于青年,一般15~25岁青春期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岁左右最明显。
此病的严重性在于癌变率高,而且癌变常不限于一处,为多中心。患者12、13岁即可出现腺瘤性息肉,20岁时息肉已遍布大肠,如不及时治疗,40岁以后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癌变。据文献记载,大肠腺瘤演变为癌需时5~15年。癌变发生的部位和一般大肠癌规律类似,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来自息肉病的腺癌,发病早、发展快、易扩散,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也较低。
一般情况下,对于肠息肉的治疗原则如下:
小于1厘米的良性息肉,可在结肠镜下直接切除。若直径大于1厘米的良性息肉,距肛门10厘米以内,可采取经肛门直接切除。10厘米以上的结肠可采取腹腔镜下切除。若息肉为恶性,需按恶性肿瘤原则进行处理,如腹腔镜下手术或开腹手术。由于肠息肉癌变率比较高,因此,应早发现,早进行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的治疗。
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还是很多的,不过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法才是关键。直肠息肉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还可能危及生命。关系到生命的疾病绝对不能马虎。如果您出现了上述早期症状,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热门文章
-
不同类型的直肠息肉治疗方法
2023-02-24 09:13
-
直肠息肉 是否必须要手术切除
2023-02-24 09:11
-
直肠脱垂诊该如何诊断?
2023-02-24 09:17
-
详解:预防直肠息肉
2023-02-24 09:17
-
儿童型直肠息肉 妈妈需留心
2023-02-24 09:17
-
直肠息肉术后八大注意
2023-02-24 09:17
-
引起直肠息肉的几点因素
2023-02-24 09:17
-
直肠息肉患者切勿掉以轻心!
2023-02-24 09:17
-
直肠息肉用药原则及疗效
2023-02-24 09:17
-
如何治疗肠息肉?
2023-02-24 09:17
-
为何小儿久坐便盆易肛脱?
2023-02-24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