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的发病原理学说众多。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1、滑动性疝学说,认为直肠脱垂的发病初期,指诊可以摸到疝,直肠脱垂是疝的发生过程,开始是直肠膀胱或子宫凹陷沿直肠向下通过盆底成为滑动性疝,当腹内压力增大时直肠前壁沿这个凹陷向下滑动,以至脱出到肛门外。
2、学说是肠套叠学说,认为由于直肠、乙状结肠连接处发生肠套叠而引起,这种套叠与一般肠套叠不同,套叠起点无固定部位,因反复下脱,逐渐向下移位,如乙状结肠末段下脱,然后直肠末段外翻。临床上常见的直肠脱垂套叠的形式较多。
热门文章
-
直肠脱垂诊该如何诊断?
2023-02-24 09:17
-
详解:预防直肠息肉
2023-02-24 09:17
-
儿童型直肠息肉 妈妈需留心
2023-02-24 09:17
-
直肠息肉术后八大注意
2023-02-24 09:17
-
引起直肠息肉的几点因素
2023-02-24 09:17
-
直肠息肉患者切勿掉以轻心!
2023-02-24 09:17
-
直肠息肉用药原则及疗效
2023-02-24 09:17
-
如何治疗肠息肉?
2023-02-24 09:17
-
为何小儿久坐便盆易肛脱?
2023-02-24 09:17
-
直肠脱垂如何确诊?
2023-02-24 09:17
-
预防注射术后感染的三大问题
2023-02-24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