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是中医的一种说法,用于形容体内的某些热症现象,指肝炎亢盛的病理现象。其多因外因刺激所引起,保持心情平和就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一旦情绪躁怒则会加重症状。下面看看中医如何看待肝火旺盛现象,又是如何分型的呢?肝火旺要如何调理?
1、肝热恶阻
恶阻证型之一。因孕后血聚养胎,冲脉气盛,冲气挟肝胃之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平时性情急躁的妇女,症见呕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晕口苦等。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可用加味温胆汤(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芦根、麦冬)。
2、 肝火头痛
头痛病证之一。因肝火上扰所致,见于《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若兼肝胆火盛者可予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等。
3、 肝火耳聋耳鸣
见于《医学元要·耳》。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鸣善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脉弦者。因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4、 肝火眩晕
眩晕的一种,见于《证治汇补·眩晕》章。由于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可见于现代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因肝开窍于目,肝经上行于巅顶。偏火旺者,宜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5、 肝火月经先期
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自《妇人良方》,病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行先期,经量时多时少,色红或紫,或有瘀块,乳房及小腹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6、 肝热自汗
自汗之一,见于《证治汇补·汗病》章。因肝热所致,常兼见口苦多眠。治宜清肝敛汗,可用逍遥散加减。
7、 肝火上炎
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中医认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因此多表现为人体上半身的病症。治宜疏肝降火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等。
小编温馨提醒:
小编温馨提醒:中医在治疗方面起效会比西医慢很多,但是治疗效果绝对不弱于西医,而且在养生方面中医可以非常让人信服。
热门文章
-
夏季失眠易伤肝
2023-02-27 15:24
-
平息肝火 多多做腹操
2023-02-27 15:24
-
怎么应对乙肝肝火旺方法
2023-02-27 15:23
-
乙肝患者容易肝火旺的原因
2023-02-27 15:22
-
大三阳肝火旺的3大原因
2023-02-27 15:17
-
秋季保肝怎么去肝火
2023-02-27 15:10
-
肝火过旺怎么应对呢
2023-02-27 15:08
-
清肝火的好茶
2023-02-27 15:07
-
怎么避免肝火发芽生长
2023-02-27 15:07
-
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火旺盛怎么办
2023-02-27 14:57
-
肝火旺如何进行食疗保健
2023-02-27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