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3.5亿,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下面介绍乙肝形成的主要原因。
母婴传播
母亲对子女的垂直传播是出生后携带者最主要的感染来源。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引起母婴乙肝病传播率几乎是100%。婴儿对大量入侵的乙肝病毒感染缺乏免疫清除能力,呈现“免疫耐受状态”。入侵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可与婴儿肝细胞的染色体基因组合,利用婴儿肝细胞复制繁殖,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表现为长期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而并不出现症状。
婴儿期感染
幼婴如长期与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阳性母亲、保姆、亲属生活密切接触,如哺乳、喂食、亲吻等可导致感染;也可通过预防接种和注射途径感染。婴幼儿期在易感的环境中比成人的感染并携带的机率约高8倍。
抵抗力较弱的被感染者
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的青少年、成人接触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表现为不发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病毒与机体处于共存状态,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慢性乙肝转化而成
慢性乙肝经过治疗转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患者有哪些症状
1、全身症状
肝患者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其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嘲收障碍,营养物质摄人不足。
另一方面是由于炎症,消耗增加,已摄人的物质因肝功能受损,不能充分代谢,满足机体的需要。第三个方面可能是乙肝引起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影响休息和睡眠,失眠、多梦等都可能与此有关。
2、消化症状
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肝炎时,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肝脏的炎症还可能引起肝窦的血流障碍,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乙肝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都是乙肝的症状。
3、黄疸症状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病情较重时,由于胆红索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胆红素从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变深。它是黄疸最早的表现。但是天热出汗饮水不足、一些药物等也可引起尿液颜色的改变,应注意区别。
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疸。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皮肤瘙痒。
相关文章
- 乙肝患者吃什么养肝 推荐八种养肝食物
- 什么是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检查
- 蚊子会传染乙肝吗?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 不同乙肝患者有哪些不同表现
- 抽血会感染乙肝吗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吃什么对肝脏最好 试试这九种食物
- 乙肝五项的检查正常指标是多少
- 脸色苍白肝脏出问题 5个方法来养肝
- 八种食物有益肝脏排毒
- 四肢无力警惕乙肝 乙肝的四大征兆
- 引起肝组织损伤的4个可能
- 乙肝患者必须复查的九个项目
- 乙肝有什么症状 详解4类乙肝的症状
- 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如何预防乙肝
- 乙肝早期都有哪些症状 如何区分感冒跟乙肝
- 辟谣:关于乙肝的八大谣言
- 乙肝患者有木有自愈的可能呢
- 乙肝的五大明显症状 如何预防乙肝
- 乙肝母亲母乳喂养是否会传染
- 小儿乙肝的七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