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规定:
①急性肝炎恢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持续正常半年以上者;慢性肝炎恢复后,ALT和AST持续正常两年以上者,为合格。
②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或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为阳性,但ALT、AST正常者为合格。
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于今年8月以前广泛征求意见,并组织有关专家对1994年制定的《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体检项目和标准》进行了修订,其中病毒性肝炎部分的修改主要是从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现在的预防策略以及感染后的自然史来考虑的。
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阻断乙肝传播
自从我国成功研制了第一支乙型肝炎疫苗以来,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和质量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接种地区的乙肝发病率。比如1986~2000年,科研人员在上海、河北、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约200万人口的地区,连续进行了14年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新生儿的观察,结果发现,凡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新生儿,在观察期内均没有发现患乙型肝炎。免疫效果最好的上海南市区,受试儿童感染率已降至1%以下。这充分说明,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的传播。2001年,国家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进一步提高了我国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
近日,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的病毒性肝炎专家咨询组会议,提出要进一步规范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保证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乙肝接种率和全程三针接种率。同时,相关专家建议扩大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人群,对中、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医务工作者、乙肝感染者的家属、同性恋与性乱者、血液透析者、器官移植受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提高人群对乙型肝炎的整体免疫水平。因此,在社会工作中,乙型肝炎已不再可怕,因为它可以被有效地预防。
HBsAg阳性不等于肝脏有病
乙肝感染后的结局是人们关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者为31.94%。HBeAg阳性是病毒繁殖的标志,HBsAg阳性者并不一定具有传染性。同时,即使有病毒繁殖,也不一定就有肝组织的损害。因此,HBsAg阳性和肝脏有病是有区别的。
目前的研究还发现,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的年转化率为2.8%~3.5%,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年转化率仅为0.83%,而HBsAg携带发展为肝硬化的年转化率则更低,约为0.27%~0.47%。所以乙肝不一定就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乙肝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但不要忘记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
相关文章
- 惊!打耳洞也能感染乙肝病毒
- 盘点最应注射乙肝疫苗的几种人
- 孩子要打“加强型”乙肝疫苗吗?
- 专家: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注射乙肝疫苗
-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乙肝?
- 抗体产生时间因人体质而异
- 乙肝疫苗是否需要再次接种
- 为何注射乙肝疫苗无抗体
- 乙肝疫苗也存在一定的“死角”
- 儿童远离肝炎的妙招-接种疫苗
- 乙肝携带者日常如何护理 吃什么好
- 乙肝病毒携带者13大饮食注意事项
- 乙肝携带者可分为三类 第三类有很大癌变风险
-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须知四件事
-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吗 真相来了
- 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注意事项
-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吗 3大传播途径必知
- 乙肝携带者能喝葡萄酒吗
- 乙肝携带者必须要做哪些检查
-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生孩子吗 乙肝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