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种前已经被乙肝病感染。有的人由于在接种乙肝疫苗前没有进行乙肝病毒学检测,可能在接种前已经被乙肝病毒感染,当接种完乙肝疫苗后,发现HBsAg阳性,误以为是由于接种疫苗导致的;还有的人注视前虽然进行了乙肝病毒学检查,并且结果正常,但这也不能完全排除接种前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可能。因为如果检查时正好处于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大约半年左右,则检查结果也可能出现“阴性”。
2.在机体没有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前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注射乙肝疫苗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足够量的保护性抗体。一般情况下,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感染的乙肝,多半是因为完成全程注射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机体尚未产生抗体或产生抗体的水平较低,这时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还有的人是未能按时完成全程免疫,即接种完三针,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而感染乙肝病毒。
也有少数人虽然完成了全程免疫,但由于免疫失败,也可感染乙肝病毒,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佳方法。 哪些人群必须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处于HBV感染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者(未感染过HBV的人)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
①全部新生儿及幼儿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
②传染科、口腔科血液室、透析室和经常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
③新加入某一群体的人员,如新入伍的战士、新入学的大学生;
④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
⑤发育障碍者,收容所中的患者和工作人员;
⑥血液透析患者;
⑦使用血液制品者;
⑧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
⑩注射毒品成瘾者;长期教养机构中的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