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实际上是指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又称宫体癌,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绝大多数为腺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癌症,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
子宫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白带异常
包括量和质的变化,白带由增多→水样带→浆液性带→洗肉水样带(血带)→恶臭脓血带(五色带),提示宫颈癌由早期到中、晚期的发展。
2、阴道出血
由接触性点状出血(性交、检查、剧烈劳动)发展为血带,如自行出血、大出血,则为癌恶化至晚期的标志。
3、疼痛
如果宫颈癌一旦出现疼痛,则象征已进入晚期,为盆腔转移的标志。
4、恶病质
渐见消瘦、羸弱、乏力、面色萎黄、发热则已近。
子宫癌的发病原因
1.
1.性生活
女性若有2个以上的男性伴侣,患子宫癌的几率更是有显著的增加。
2.
2.年龄
绝大多数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其发病年龄在围绝经期,只有15%的女性在50岁之前以及只有5%的女性在40岁之前被诊断患有子宫内膜癌。
3.
3.性病染
性病的感染,通常代表性生活较复杂,相对的罹患子宫癌的几率也会较高。
4.
4.子宫颈发炎
若有长期子宫颈的损伤、破皮、糜烂、发炎,都可能转变为早期的子宫癌细胞。
5.
5.吸烟
抽烟会增加罹患Ⅱ型子宫内膜癌的机会:一是抽烟会减少身体免疫力而使子宫癌细胞加速发展,二是抽烟本身产生一些物质有可能导致子宫癌细胞的发展。
6.
6.女性荷尔蒙
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在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均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大量使用,在不同程度上扮演了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尽管使用他莫昔芬降低了乳腺癌及其复发的风险,但是却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有些学者认为黄体素会改变子宫颈上皮细胞的稳定性,而容易发生不正常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子宫癌细胞的发展。
相关文章
- 私处护理最常见的几个误区
- 战胜“青春痘”要清楚7个事项
- 老年性子宫内膜癌常见4个临床表现
- 孕妇“防辐射”要做好5件事情
- 注意维生素不足发出的警告信号
- 子宫内膜癌术后需要休息多久才能恢复
- 子宫癌为什么会疼 疼痛原因主要有4个
- 更年期女性如何保养?
- 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食疗偏方有哪些
- 跟“大姨妈”和平共处6个原则
- 产后“坐月子”喝水有讲究
- 子宫内膜癌术后怎么护理 应加强个人卫生
- 阴道出血小心子宫内膜癌 这类人风险高
- 女性须知:不宜性生活的时刻
- 阴道分泌物粘稠有异味 警惕子宫内膜癌!
- 宫寒危害大 3种妇科病惹上身
- 25岁-50岁要分阶段保养卵巢
- 远离子宫癌吃什么好 常喝绿茶吃豆制品
- “大姨妈”最常见的月经周期
- 中年女性如何延缓衰老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