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是河蟹的一种,口感最鲜美。大闸蟹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钙、铁、硒、锌、钾、维生素A、B族等,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瘀血之功效。
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瘀、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蟹壳煅灰,调以蜂蜜,外敷可治黄蜂蜇伤或其他无名肿毒。
此外,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对儿童的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也能起到补充钙质的作用。
孕妇能吃大闸蟹吗?
不能吃。
大闸蟹性寒,多食会引起腹痛、腹泻。孕妇吃大闸蟹容易造成流产。
产妇能吃大闸蟹吗?
不能吃。
大闸蟹性寒,多食会引起腹痛、腹泻,而且坐月子的时候凉性食物不推荐。
婴幼儿能吃大闸蟹吗?
慎吃。
大闸蟹性寒,最好不要给太小的婴儿食用,以免引发腹泻。大闸蟹对于治疗儿童佝偻病有特效,儿童可以适当食用。
选购攻略
看蟹壳。壳贝色泽鲜明,有光泽,且呈墨绿色的,一般都体厚坚实;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能挑选到“金毛金爪”的更好。
看肚脐。肚脐突出来的,一般都脂肥膏满;凹进去的,大多是膘体不足。当用手拿蟹时还要觉得够“重”,这才是肥美多膏,蟹肉丰满的大闸蟹。
看蟹足。足爪结实,蟹足上的“脚毛”丛生,一般都膘足老健;无毛的,大多是体软无膘。
看雌雄。俗话说:“农历八月挑雌蟹,九月过后选雄蟹”。因为农历九月过后雄蟹性腺成熟好,滋味营养最佳。只是现在大家都喜欢选择雌性。一般肚脐圆形的为雌蟹,肚脐尖形的为雄蟹。
看活力。将蟹翻转身来,能迅速用蟹足弹转翻回的,说明活力强;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存放的时间不能长。
也可通过其“横行”来观察,爬行时肚腹离地者就是好货。当然,其蟹足均被绑住,那就不在此列了。不过,还可看蟹是否反应灵敏,若用手或枝条触动其眼睛旁边时,眼珠子会灵活闪动,反应敏捷,或者会“口喷白泡”者,还是够生猛和新鲜的。
食用技巧
大闸蟹怎么吃?
大闸蟹端上桌后,翻开底盖,连着把蟹背也一同剥开,蟹背里金色的膏黄就展现在眼前,即使光看不吃也是一种至美的享受,用筷子仔细地把膏黄剥下来,蘸上早已准备好的调料,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
吃蟹的调料也挺有讲究,醋一定要镇江的香醋,最好是陈年的,不至于太酸,影响舌蕾对蟹肉的感觉,生姜要当年的,姜味足,用刀背拍成细泥,味精少许,棉糖少许。
先吃好蟹背里的膏黄,接下去就要吃蟹肉了,先把大闸蟹掰成两半,依次品尝蟹身上的肉,可以用筷子,也可以用干净的牙签之类的东西轻轻地剔下来,切忌把整个蟹身都蘸上调料咬着吃,这无异于牛饮上等的龙井。十只蟹脚也是很值得玩味的,千万不要把蟹脚当成鸡肋。
吃大闸蟹的一些禁忌:
肝炎患者不宜食螃蟹。
心血管人忌吃螃蟹。
有伤风感冒、发热的人不宜吃蟹。
凡脾胃虚寒者应不吃或少吃蟹。
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忌吃螃蟹。
患有胆道疾病的如胆囊炎、胆结石症的人不宜螃蟹。
孕妇宜少吃或不吃螃蟹。
老年人不宜多食螃蟹。
胆固醇过高人士不宜吃大闸蟹。
虚寒人士不宜吃大闸蟹。
大闸蟹不能生吃,而且阳澄湖大闸蟹的胃、肠、鳃、心不能吃。
大闸蟹不能和柿子、啤酒、冰冷食物等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