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必知气与血关系
气血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细心的话,你会发现,血与气如姐妹一样,总是一起出现的,那么气和血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补气的同时还要补血,补血的同时也要补气呢?下面就由中医专家为了解答下吧。
气属阳,血属阴,气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气血之间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
是指气能生血、气能行血及气能统血等三大方面。
气能生血:血的化生过程离不开气化。无论是饮食转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血液的过程,还是精转化成血的过程,都需要依靠气的作用。气盛,则生血充足。气虚,则影响血的化生,甚而出现血虚。
气能统血:气对血液具有统摄作用,使之循行于脉中,而不致外溢。气的统摄作用主要是由脾气来实现的。如脾气虚,不能统血,临床上就会出现各种出血病证,被称为“气不摄血”。
气能行血:血液在脉中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所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疏泄条达都与血液的运行密切相关,无论哪个环节功能失调,均可导致血行不畅。
血为气之母
血是气的载体,同时也是气的营养来源。因此,气在没有血的情况下不可能独自存在。临床上血虚会使气的营养无源,导致气亦虚。血脱则使气无所依附,从而气也随之而脱。
因此可见,气和血有很大的关系,相互牵连,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在补气的时候不要忘记补血,补血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补气。
中医补气补血有妙方
(一)中医补气十六法
中药补气:黄芪,人参,党参,太子参,黄精,西洋参,白术等。
成药补气: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膏,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艾灸补气: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气海,百会,肺俞等。
针灸补气:足三里,百会,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肺俞等。
注射补气:黄芪注射液注射足三里。胎盘注射液注射三阴交等。
输液补气: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药茶补气:人参灵芝茶,黄芪枸杞茶,洋参麦冬茶等。
药膳补气:黄芪心肺汤,人参炖母鸡,党参炖排骨等。
药酒补气:黄芪,人参,灵芝,麦冬,枸杞子等泡酒饮。
饮食补气:海参,鸡蛋,红枣,牛羊胎盘,芡实,山药,莲子等。
运动补气:气功,太极,导引,武术,健身,适当活动等。
生活补气:生活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心态平衡等。
按摩补气:按摩足三里,关元,揉腹,捏脊等。
治病补气:有病早治根治,切勿拖延,防止久病耗气。
病后补气:大病术后产后均应及时调理虚损,防止气虚。
技巧补气:呼吸吐纳,意守丹田,三分饥寒,百事有节等。
(二)中医养血十六法
草药养血:当归、何首乌、阿胶、熟地黄、枸杞子、黄芪等。
成药养血:十全大补膏、归脾丸、复方阿胶浆、当归补血膏等。
饮食养血:桂圆、老母鸡、红枣、鸡蛋黄、猪肝、瘦肉、鱼类等。
生活养血:生活规律、劳逸结合、营养均衡、铁锅炒菜、禁浓茶。
节省养血:避免久视伤血、久思耗血、久劳损血、外伤出血等。
治病养血:防治出血、肾衰、再障、月经过多、崩漏等疾病。
西药养血:维生素C、维生素B12、富马酸铁等。
输液养血:代血浆,全血,参麦针等输液。
术后养血:大病、大小手术后、产后、人流后均应养气血。
药酒养血:黄芪、当归、人参、何首乌、枸杞子等泡酒饮。
药茶养血:当归桂圆茶、枸杞黑芝麻茶、酸枣仁茶等。
药膳养血:黄芪当归炖老母鸡、当归羊肉汤等。
针灸养血: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血海、膈俞等。
艾灸养血:足三里、三阴交、神阙、中脘、血海等。
埋线养血:足三里、肾俞、脾俞、肝俞等埋线。
注射养血:胎盘、当归、黄芪、B12针注射足三里、三阴交等。
相关文章
- 女性宫寒能怀孕吗 不妨试试这些疗法
- 女人荷尔蒙失调的症状 6款食谱轻松搞定
- 宫寒会导致流产吗 中医调理宫寒的方法
- 宫寒女秋季别吃它们 暖宫饮食方来帮忙
- 宫寒别忽视 经常做这事竟能调经暖宫
- 女性小腹坠胀怎么回事 6大原因要清楚
- 雌激素低危害多 女人如何补充雌激素
- 8种荷尔蒙让你身体健康拥抱年轻
- 久坐腰疼怎么办 缓解久坐腰疼的方法
- 人到中年万事休 以下几点养生助健康
- 如何保养子宫 女人这样做可保护子宫
- 女人怕冷是什么原因 女性怕冷怎么解决
- 女人肾虚怎么办 食补法效果佳
- 荷尔蒙失调怎么办 五种花茶来平衡
- 常吃这些“红物”女人病都没有了
- 七大养生药膳助“冰美人”驱走宫寒
- 青春期长痤疮怎么办 长痤疮吃什么好
- 气血虚调理 10个食疗方调理女性气血虚
- 7款补血保健茶饮 改善女性血虚体质
- 女性健康 女人喝玫瑰花茶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