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绒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特点是滋养细胞失去了原来绒毛或葡萄胎的结构,而散在的侵入子宫肌层,不仅造成局部坏死出血等严重破坏,并可早期通过血行转移至其他脏器或组织,进而导致死亡。
绒毛膜癌怎样才能确诊
一、
一、诊断要点
1、病史:产后,流产后,尤其是葡萄胎后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
2、临床表现:子宫复旧不良,较大且软。
3、辅助检查:血或尿hCG测定持续阳性,B超检查见恶性滋养细胞图像。如果发生转移,X线胸片上见片状阴影,或CT发现脑部占位性病。再送检查的子宫肌层或子宫外转移灶的组织切片中,仅见成片滋养细胞及坏死出血,未见绒毛结构者方可诊断为绒毛膜癌。绒毛膜癌可转移至全身各个脏器,以血行转移为主,故以肺部转移最为常见,其次阴道转移或脑转移。
检查项目
二、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
hCG测定是诊断绒毛癌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葡萄胎清除后84~100日血hCG降至正常值,人工流产和自然流产后分别仅为30日和19日,足月妊娠分娩后为12日,而一位妊娠术后为8~9日。若超过上述时间,hCG仍持续在高值并有上升趋势或曾经一度下降后又上升,排出妊娠物残留可能后,结合临床情况可诊断毛绒癌。当疑有脑转移时,可做脑脊液及血浆的hCG测定。脑脊液的含量与血中含量相比,若超过1:20,则说明有hCG直接分泌人脑脊液,有脑转移可能。
2、特殊检查
(1)超声诊断:B超显示子宫正常大小或不同程度增大。子宫腔病变与良性葡萄胎大致相同,主要区别是子宫肌层有大小不等,疏密不均光点(或光斑)回声反射或液性暗区。病变累及子宫浆膜层或宫旁侧子宫边界不清或形成肿块,子宫穿破者可见腹腔片状不规则液性片区。侵蚀性葡萄胎和毛绒癌的声像图难以区分,最后以临床或病理诊断为依据。彩色多普勒超生主要显示丰富的血流信号和低阻力型血流频谱。
(2)诊断性刮宫:是一个重要的诊断方法。如果病灶突出于宫腔,则可得阳性结果。若病灶在肌层内,则可能得到假阴性结果。若刮出物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成团的滋养细胞办有增生与分化不良及坏死组织,则对诊断恶变有帮助。若刮出物为良性的妊娠残留物,刮宫后血清β–hCG下降,症状消除,可排除恶变。诊断性刮宫不能了解滋养细胞侵蚀肌层的情况,且有穿孔、促进肿瘤扩散的危险,需轻柔谨慎操作。
(3)X线胸片检查:是诊断肺转移的主要方式。肺转移最初X线征象为肺纹理增粗,以后发展云片状或小结节状阴影,典型表现为棉絮形状或团状阴影。转移灶以右侧肺及中下部较为多见。
(4)CT检查和MRI检查:对诊断盆腔肿瘤及其它脏器官转移具有极高价值。在肺转移患者中。线摄片未见明显异常时,CT检查即可发现及早期的病灶。
(5)子宫造影检查:以碘油注入宫腔后摄片,若滋养细胞肿瘤局限在子宫,则X线摄片上可有下列几种变化:①宫腔充盈缺损,此由于病灶突出宫腔所致,但需注意排除葡萄后的组织残留,或流产、足月产后的胎盘残留;②若病变在肌层内,且与宫腔相通,X线摄片可见造影剂有宫腔进入病灶,部位及大小均可显示;碘油进入血管,此表是宫腔表面被肿瘤组织破坏,碘油通过静脉益处。
(6)盆腔动脉造影:有助于子宫肌层内及宫旁组织内病灶的诊断,还可决定手术范围,判断化疗效果,但不能判断是绒毛癌还是其它滋养细胞疾病。造影片上表现为①患者子宫动脉延长,屈曲且增粗,子宫壁血管丰富,病灶部出现多血管区;②弓形动脉不经过子宫肌壁血管网,而直接和肌壁间血窦相同;③肌壁血窦中有时可见圆形或半圆形和边缘锐利的充盈缺损,但一般不常见;④静脉期提前出现;⑤病变区造影剂排空延迟;⑥病变向子宫外发展而成宫旁转移时,可见子宫范围外有多血管区或血窦造成的阴影;⑦若转移至阴道,在阴道上端也有同样表现。
(7)腹腔镜检查:滋养细胞肿瘤疑有盆腔、腹腔内脏器转移时,可做腹腔镜检查,可清洗见到肿瘤的大小、累及部位和有无内出血等,并可做X线摄片及活组织检查。
相关文章
- 绒毛膜癌究竟有哪些特点 女性要引起重视
- 绒毛膜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
- 绒毛膜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这些方法能确诊
- 绒毛膜癌是怎么引起的 检查方式有哪些
- 绒毛膜癌有哪些病理变化和特征
- 子宫绒毛膜癌的症状 女性阴道流血要当心
- 女性绒毛膜癌有多可怕 可引起女性不孕
- 绒毛膜癌是什么?女性要做哪些检查?
- 绒毛膜癌该怎么治疗
- 绒毛膜癌的病理表现
- 绒毛膜癌可有哪些护理措施
- 绒毛膜癌的临床表现
- 绒毛膜癌有什么表现
- 绒毛膜癌早期有什么症状呢
- 输卵管肿瘤常伴发不孕 女性如何进行预防
- 输卵管肿瘤要做哪些检查 三个方法能诊断
- 输卵管肿瘤严重吗 输卵管肿瘤有哪些危害
- 输卵管肿瘤有什么危害 女性朋友需提高警惕
- 输卵管肿瘤是怎么回事 有哪些转移途径
- 输卵管肿瘤能治好吗 尽早手术可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