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出,女人在经期前后或者行经期间,如果精血亏虚,往往会导致妇科官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腹部痉挛性疼痛、坠痛或冷痛的现象,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经期腹痛。以下教女性朋友三种调理经期腹痛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女人调理经期腹痛的3种方法
调理方法1、健腹操
1.仰卧,双膝稍屈起,做腹式呼吸2次。每天坚持2~3次。
2.仰卧,左右两腿轮流提腿、屈膝2次,屈膝时膝盖尽量接触到下颌,每天做3次。
3.直立,屈膝下蹲,再立起,每天坚持6次。
4.直立,脚跟提起,再放下。脚跟提起时如穿高跟鞋一样,脚跟放下时如穿平底鞋一样,每天做6次。
提示:以上活动对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经期小腹疼痛有帮助。
调理方法2、局部按摩
先把两手掌心搓热贴于小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揉摩。然后,双手掌心分别放在两侧肋部,向小腹方向斜擦。两手掌根移动到腰部,用力做上下擦动。以上三处各揉动一分钟,以感到局部酸胀、有温热感为佳。
提示:这种按摩可起到温中散寒、调和气血、解痉止痛的作用。
调理方法3、热敷
取中药白芷15克、香附1克、当归2克、红花1克,切碎后加醋1毫升拌匀,文火炒热后用布包好,放在下腹部热敷。
提示:此方用于月经来潮前1~3天,每日热敷2~4次,直至月经完毕,下次仍以此法外敷,1~3个月经周期后可以见效。
调理小偏方:茴香酒
取小茴香、青皮各15克洗净,在250克黄酒中浸泡3天,即可饮用。每次饮15~30克,每日2次,如果不能喝酒,可用醋代替。可以疏肝理气,对经期提前、小腹胀痛等症有缓解作用。
痛经吃什么好
痛经的女性需要注意饮食排,多吃温性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补血补铁的食物。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能有效缓解痛经症状。
治疗痛经的食疗:
益母膏:经前后腹痛,均可用益母草2斤煎成膏,于行经前3天起每次吃1匙,每日两次,早晚空腹吃。
乌鸡汤:雄乌骨鸡500克,切块,与3克陈皮,3克良姜,6克胡椒,2枚草果,适量葱、醋同煮炖烂。吃肉,喝汤,每日2次。
鳖鱼:常食鳖鱼治痛经,对散瘀块有效。中医介绍痛经淤血的用鳖药方很多,但进服时,须按病情配合其它药品,所以需由医生诊断处方,才能适合病情,收到功效。
牡丹花根:月经不调又有痛经者,可用红牡丹花根煮甜酒糟吃,每日一次。
玉簪花:无论何种痛经,可用玉簪花20克,红糖25克,煮鸡蛋3枚吃,每日一次。
痛经按摩什么穴位
女性痛经时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快速止痛。可以按摩血海穴、子宫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四个穴位,但需要找准穴位所在的地方:
1、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2、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3、太冲穴。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4、三阴交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
结语:经期肚子痛让很多女性深受其害,每每到了经期都有些人都会痛的死去活来,希望上面介绍的一些方法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大家不妨在经期试一试,肯定会有缓解疼痛的作用的。
相关文章
- 女性经期排毒通便的7个偏方
- 女性来月经能抽血化验吗
- 经期烦躁失眠 5大妙招让你经期好眠
- 经期怎么排毒 4招助女性经期轻松排毒
- 经期口臭怎么办 如何改善经期口臭
- 经期保健 女性经期易拉肚子怎么办
- 经期头痛 5个小方法轻松治头痛
- 五款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的汤水
- 月经有异味 这种月经是身体异常的表现
- 喝中药能调经吗 调经中药什么时候喝好
- 月经颜色发黑是怎么回事 如何改善
- 经血发黑怎么办 三大病症导致经血发黑
- 三个危险信号 导致经血发黑
- 湿气重影响月经吗 经期更易受湿气入侵
- 经期能做足疗吗 什么时候适合做足疗
- 来月经腹痛恶心呕吐怎么办
- 推荐8大饮食良方 让女人顺利度过经期
- 经期有血块怎么办 要注意什么
- 月经发黑 月经变黑暗示身体有哪些毛病
- 经期皮肤为什么会变差 皮肤变差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