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正确洗澡?
1、洗澡顺序
冬季气温低,进入浴室后,血液集中在内脏和头部,先洗头可能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长期如此,或诱发脑血管疾病。正确顺序:先洗脸,再洗身,最后洗头。
2、每周洗澡两到三次比较合适
洗澡过勤会伤害皮肤,把皮肤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全部洗掉,由此导致的皮肤瘙痒是很难避免的。在这样的季节,每周洗澡2至3次是比较合适的。
3、盆浴20分钟,淋浴3至5分钟
洗澡时间过长皮肤容易脱水,人容易疲劳,还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易导致脑缺血而发生意外。
4、肥皂不宜过多
洗一次澡搓一遍肥皂即可,过多会刺激皮肤,产生瘙痒。皮肤较干燥的人以及老人和儿童适宜用多脂性肥皂,不宜用碱性肥皂或热水烫洗,以免将皮脂洗去,使皮肤更加干燥甚至起屑打皱。有的人皮肤油腻较多,可用中性或碱性肥皂。
5、水温在37℃至40℃为宜
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因为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水温过高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并增加血液黏稠度。
6、注意保暖
特别是体弱的老年人更应该注意。洗澡前浴室温度以脱衣后不觉得冷为宜。洗澡后,要用干毛巾把全身擦干,尽快穿上衣服。
二、以下情况请勿洗澡
1、发烧时不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2、饱食或空腹不宜入浴
每顿饭后人体要从全身调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肠帮助消化。饭后立即洗澡,一方面会加剧心脏缺血,甚至发生心绞痛或猝死;另一方面,由于消化道血流量减少,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诱发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
3、酒后不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释放,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相关文章
- 皮肤缺水容易出现问题肌肤!
- 子宫肉瘤是癌症吗 怎么治疗效果好
- 子宫肉瘤有哪些转移途径 主要有3种
- 性生活对女性有什么好处
- 使更年期延迟的五个小秘密
- 揭秘女性衰老的三个标志
- 哪些坏习惯容易导致长斑
- 警惕5个坏习惯毁坏双唇!
- 子宫肉瘤吃什么好 饮食宜忌有哪些
- 子宫平滑肌肉瘤怎么治疗 4中方法很有效
- 人流后护理不当易得盆腔炎
- 什么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有哪些临床表现
- “丁克女”更容易患乳腺癌
- 多做妇科检查谨防三度宫颈糜烂
- 宫颈糜烂的4大饮食注意事项
-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症状及其诊断方法
- 勤喝白开水可预防阴道炎
- 外阴瘙痒别一味清洗 湿毛巾冷敷
- 子宫平滑肌肉瘤是什么?一般指子宫肉瘤
- 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有哪些症状
热门文章
-
冬日如何让正确洗脸
2023-02-11 14:17
-
冬日里怎么选择合适的饮品
2023-02-11 11:55
-
穴位+食疗让你做个冬日美人
2023-02-11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