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推荐:七情不畅易患乳腺增生
悄然怀孕竟是宫外孕
医生提醒:宫外孕易被当成月经不调和先兆流产诊治;宫外孕复发几率高,有性生活的女性出现月经错后、点滴出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悄然怀孕竟是宫外孕 病例一:23岁的小赵很委屈地抱怨:“我怎么这么倒霉啊,我只跟男朋友同房过3次,可每次下面都会出血。”经过检查才发现,小赵第一次跟男朋友同房时就怀孕了,而且是宫外孕。这是小赵万万没有想到的,所以一直没有做检查,最后也是做了3次检查才确诊为宫外孕。 病例二:一直想当妈妈的刘女士测出自己怀孕了以后欣喜万分,可没过多久下身就开始出血,她慌慌张张地到医院看病,医生给她开了保胎药,可还是没能保住胎,无奈之下只好做了人流。做了人流后一阵子,刘女士下身还是出血,小腹也阵阵发痛,到医院做了B超后才发现,她输卵管里还有一个胎芽。伤心的刘女士很是感慨:怀了两个,结果一个都要不成。 病例三:李小姐今年28岁,每个月的5日都会准时来月经,可4月份却到了8日才来月经,李小姐想着是月经错后了,可是往常7天就能结束的月经这次却拖了半个月,开始有些担心的李小姐赶紧跑到了医院。 医生检查后说是先兆流产,给她开了保胎药。吃了一个月的药后,李小姐还是不放心,就又跑了三家医院,前两家诊断都是先兆流产,可第三家却诊断是宫外孕。自己根本没有其他症状,怎么会是宫外孕呢?
宫外孕是孕妇头号杀手
宫外孕是孕妇头号杀手 受精卵的正常受精部位是输卵管,通过游走,最后着床在子宫腔内,受精卵会因某些原因在子宫腔外“着陆”,就是异位妊娠。 除宫角和宫颈部位,其他部位的异位妊娠也可称为宫外孕。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都属于宫外孕,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宫外孕40~50天就会导致输卵管破裂,造成大量出血,所以也是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较高的误诊率也使得异位妊娠的诊治难度加大。
更多推荐:不孕罪魁祸首是患上盆腔炎
如何避免宫外孕
如何避免宫外孕 宫外孕的发病率之所以不断增加还与下面两个因素有关:现代做人流次数的增加,性传播疾病导致盆腔炎等妇科症的发生率。 异位妊娠的常见症状有: 1.短暂停经或月经错后 2.阴道少量出血 3.腹痛等 很多女性都把月经错后当成是月经不调,有些也会被诊断为先兆流产,而采取保胎措施。同时,因为宫外孕自身并无典型症状,很多女性的不以为意和不及时诊治也使得病情延误、加大了治疗难度。 像前面提到的刘女士这样的宫内、宫外同时怀孕的患者很少见。需要提醒女性朋友的是通过检查的手段诊断宫外孕是必要的。 慢性盆腔炎是导致宫外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该病还会造成不孕和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由于部分盆腔炎为隐性感染,患者自身并无症状,很难被察觉,检查中要做B超,妇科内检也很有必要,因为如果无包块,只是附件或宫体充血水肿,B超是检查不出问题的。 很多女性都认为得过一次宫外孕就很难再怀孕了,结婚5年的小王夫妇,自从3年前的那次宫外孕后,就对怀孕充满了恐惧,而一直采取避孕措施。郑瑞君说,正是因为宫外孕复发的几率高,才造成大家的这种恐慌,但是如及早发现,接受正规治疗,还是可以再度怀孕的。 复发几率高,使得宫外孕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女性出现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白带多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患了盆腔炎也要及时就医治疗。另外,有性生活但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女性,如果出现月经错后、点滴出血等症状,就要警惕是不是已经怀孕形成了宫外孕,要尽快到医院做检查。 女性朋友要定期做妇科检查,不要等到有症状再去医院,至少半年到一年就要做一次检查,另外,准备怀孕的女性更要做优生检查和妇科内检。
相关文章
- 奇迹 宫外孕竟产下足月女婴
- 女性腹部疼痛 千万别忽视了宫外孕
- 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宫外孕
- 造成宫外孕的人为因素
- 介绍几种宫外孕的保守治疗方法
- 如何逃离宫外孕循环的阴影
- 宫外孕后:我还能再怀孕吗?
- 宫外孕的伴随症状解析
- 女人三招可预防宫外孕
- 宫外孕产生的一些原因
- 这几类人不容易怀孕 想成功怀上娃要努力
- 女人孕前要先治好这3种病 病好了怀孕更顺利
- 长期抽烟喝酒让你迟迟怀不上 治疗不孕先戒烟戒酒
- 备孕许久怀不上孩子?可能是吃错了食物
- 为什么甲亢或者甲减会影响生育能力
- 女人不孕与哪些问题有关 日常如何预防
- 年龄适合却总是怀不上?生活习惯差会导致不孕
- 女人总是怀不上要检查什么
- 哪些妇科疾病容易引起女性不孕
- 致使女人一直怀不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热门文章
-
为什么会发生宫颈妊娠呢?
2023-02-10 19:31
-
初期宫外孕的症状有哪些 做好预防才是关键
2023-02-10 17:10
-
宫外孕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2023-02-10 17:13
-
宫外孕要切掉子宫吗 宫外孕要怎么治疗
2023-02-10 17:10
-
宫外孕会遗传吗 具有一定遗传性
2023-02-10 17:10
-
宫外孕威胁女性生命 宫外孕症状怎么治疗
2023-02-10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