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全身酸痛怎么回事
1、什么是产后全身酸痛
产妇在产后出现关节疼痛或全身酸痛,但疼痛部位的皮肤表面无红肿现象,这被称为产后身痛或产后关节痛。
主要原因为产褥期产妇机体血脉空虚,气血运行不畅,稍有劳累或受风寒侵袭就容易发病。因分娩时用力所致的肌肉拉伤。
2、产后全身酸痛大部分是患上产后风湿
产后风湿是“月子病”的一种,由于产后体弱,气血虚,风寒湿邪侵入血脉,出现局部或全身皮肤、肌肉、关节等部位怕风、怕冷、酸痛等症状,还伴有乏力、多汗、睡眠不佳、大便稀烂、情绪烦躁等症状。据中医科医师介绍,发病与环境、天气有关,还与过度进补有关。此病发病率较高,但较多人不知道此病,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症状加重,有些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甚至有些3~5年都还有症状。
3、产后全身酸痛怎么办
3.1、产妇如果出现全身酸痛或关节疼痛,需要卧床休息,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下床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加重身体酸痛症状。居室内应保持干燥通风,但产妇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免风寒入侵,令病情加重。此外,产妇还应注意保暖,夏季不要睡竹席、凉席,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应保持床铺及衣被的干燥、清洁。
3.2、由于产后产妇全身酸痛或关节疼痛多由气血运行不畅或外感风寒所致,因此,气血运行不畅的产妇宜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羊肉、鸡肉、桂圆、红枣、红豆等;而外感风寒流的产妇宜多吃辛温散寒流的食物,如生姜、葱白、红糖及一些易消化的鱼、肉类,并应忌食生冷食物。如果产妇产后出现关节疼痛或全身酸痛症状比较严重时,应及早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产后全身酸痛的中医疗法
1、血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方药: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
2、风寒证
主要征候:产后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冷痛剧烈,宛如针刺,得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麻木,重着,伴恶寒怕风,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
3、血瘀证
主要征候:产后身痛,尤见下肢疼痛、麻木、发硬、重着、肿胀明显,屈伸不利,小腿压痛;恶露量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黯,苔白,脉弦涩。
治法:养血活血,化瘀祛湿。
方药: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毛冬青、忍冬藤、益母草、木瓜。
4、肾虚证
主要征候:产后腰膝、足跟疼痛,弯腰困难,头晕耳鸣,夜尿多,舌淡黯,脉沉细弦。
治法:补肾养血,强腰壮骨。
方药:当归、川芎、独活、肉桂、川断、杜仲、桑寄生、防风、生姜、秦艽、熟地黄。
产后容易得什么病
1、子宫脱垂
不少产后妈妈会感到小腹下坠或腰疼,这是由于产后子宫位置发生变化,造成了子宫脱垂。充分休息,避免久站,避免提重物,产后不要急于使用收腹带,注意饮食避免便秘。
2、乳腺炎
出现乳房胀肿、疼痛、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分泌不畅,全身可没有不适感觉。随着患侧乳房肿块增大,皮肤红肿加剧,疼痛剧烈,甚至出现鸡啄样跳痛。产后及早开奶,宝宝吃不完的奶,可用吸奶器把多余的奶水吸出,平时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3、伤口干燥
剖宫产的新妈妈如果想减少伤口的发炎,就应该保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或者过早再次妊娠。医生建议产后妈妈要尽量避免过早的性生活,这样不利于产后妈妈的恢复。另外,如果在身体恶露干净后进行的性生活也需要做好保护措施,避免短期内过早的再次妊娠。
4、腰疼
孕妇在妊娠期间,顶着个大肚子,肚子上的一些重量,转移在腰和腿上进行承载。分娩时分,产妇在产床上时间较长,且不能自由活动,分娩时要消耗掉许多的体力和热量,致使腰部和腿部酸痛加剧。在坐月子期间不好好保养,都可以引起产妇在产后,感到腰腿部疼痛较重。产妇产后腰腿痛一般是生理变化,可以恢复,如果属于怀孕和分娩引起的疼痛,一般在产后1周后疼痛就会减轻。在坐月子期间注意劳逸结合,将会恢复得很好。如果疼痛不但不见减轻,相反逐渐加重。
5、产后抑郁
心理失落,孤独与委屈,缺乏认同感,人际关注重点的转移,使产妇心理失衡。例如自己一直受关注的重心,现在开始转移给婴儿,产妇会产生心理失落。新妈妈常出现一种隐形的委屈,内心有时感到孤独。
相关文章
- 产后阴道壁膨出能恢复吗 怎么治疗好
- 产后保健 产后坐月子的常见问题大全
- 女性产后恶露是什么颜色
- 产后恶露不绝吃什么调理
- 哺乳期脱发是什么原因 吃什么可以防止脱发
- 产后长痘怎么办 去痘的小窍门
- 新妈妈产后腰痛的常见三大误区
- 月子病的症状 做到这些可预防产褥热
- 产妇产褥热有什么特征
- 产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饮食疗法有哪些
- 剖腹产疤痕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
- 新妈妈坐月子产后子宫恢复五大妙招
- 新妈妈生完后该如何恢复身体 食疗补充能量
- 治疗产后缺乳的四款中药食疗方
- 产褥热是妇科病吗 什么是产褥热
- 新妈妈产后月经不调如何调理
-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 产后保健 产后子宫如何快速恢复
- 喂奶期间感冒了怎么办
- 科学坐月子很重要 4款食疗方美味又营养
热门文章
-
附件炎是什么 附件炎的中医疗法
2023-02-10 20:22
-
子宫脱垂的中医疗法
2023-02-10 20:04
-
远离子宫脱垂的居家中医疗法
2023-02-10 20:04
-
子宫肌瘤的居家中医疗法有哪些
2023-02-10 19:58
-
子宫脱垂的中医疗法要点
2023-02-10 19:54
-
如何自我识别子宫肌瘤 中医治疗更有效
2023-02-10 19:47
-
宫颈糜烂的居家中医疗法
2023-02-10 19:38
-
中医疗法治疗宫颈息肉
2023-02-10 19:37
-
女人养肾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2023-02-10 19:37
-
宫颈炎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2023-02-10 19:36
-
卵巢囊肿可以艾灸吗?只限于比较小的囊肿
2023-02-10 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