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揉子宫(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一般多主张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1、点揉子宫(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2、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病)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3、斜擦小腹两侧(具有疏肝理气,止痛调经的作用)
3、斜擦小腹两侧(具有疏肝理气,止痛调经的作用) 位置:两侧肋弓下缘至髂骨之间的侧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置于侧小腹,从后向前斜擦,方向朝外生殖器。不要往返擦动,要方向一致,以摩热为度。共操作5分钟。 4、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一侧手拇指指腹揉捻对侧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5、按摩小腹(增加小腹腔内脏血运,促进小腹内微循环,具有止痛调经的作用) 位置:肚脐至外生殖器之间的小腹部,两侧以左右髂前上棘为界限。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紧压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左右的频率进行,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共操作5分钟。
相关文章
- 维生素E解救我的“痛经”之苦
- 田七治痛经注意事项
- 止“痛”方——养血止痛粥
- 痛经的轻松简便疗法
- 行经期间食用蛋黄可以减轻疼痛
- 减轻经痛“妙药”低脂蔬菜
- 中医食疗治疗痛经颇见成效
- 痛经的五大解救方法
- 痛经怎么回事 女性痛经该怎么办
- 月经期必须禁止的4大事项 女人们必须认真做到
- 痛经能吃止痛药吗 这些缓解方法超有效
- 为什么一来月经就痛经 怎么缓解痛经
- 痛经常见的类型 女人参考一下有助调经
- 防治痛经靠食疗 这些汤常喝痛经远离你
- 痛经怎么办 常做这个动作痛经不再来
- 为什么未婚女性更容易痛经 长期痛经怎么办
- 经期吃辣让痛经缠上你 女人切记经期要忌辣
- 注意!这些错误行为可能会加重痛经
- 女人别这样做 否则痛经分分钟找上你
- 经期为什么要多穿一件衣服 保护腹部减少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