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牙期
出牙期 牙齿萌出的年龄有个体差异,一般在一年左右都属于正常生理范围。正常宝宝出生后6个月左右乳中切牙萌出,以后按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的顺序萌出。2岁半时,全部乳牙都萌出,此时口腔内应有20颗乳牙。下颌牙比上颌同名牙萌出时间早,当家长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看医生。 乳牙早萌 有的新生儿生后不久就有牙齿萌出,医学上称为“乳牙早萌”。据统计,在一千个正常的新生儿中,有一个会有“乳牙早萌”。 早萌的乳牙多为下门牙,这种牙可能是正常的乳牙,由于牙胚离开龈黏膜过近而早长出,也可能是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这种牙因为发育不全,牙根没有发育好,或根本没有牙根,常是极易松动的,有脱落被吸入气管的危险。 应对方法: 不论过早长出牙齿是否为正常牙齿,只要有松动或自行脱落的可能性,就应及早请医生拔除。以免脱落后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如无松动但影响吸吮动作,妨碍吃奶,或咬伤口腔黏膜而形成溃疡时,也应拔除,若无任何妨碍,可予以保留。如果新生儿嘴里有多颗乳牙过早萌出,则有可能与内分泌或遗传等有关,应请医生检查。 乳牙晚萌 如果小孩超过1周岁以上不长第一颗乳牙时,就应考虑到有无全身疾病的影响。如佝偻病、呆小病、极度营养缺乏等。个别孩子患有先天性无牙畸形。
应对方法:
应对方法: 牙齿晚萌应去医院照X线片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萌牙血肿 有的宝宝萌牙时期,接近萌出牙齿的局部牙龈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包,表面蓝紫色,肿胀范围大小不等,但局限在即将萌出牙的切缘或耠面处。肿胀是由于在牙萌出过程中,牙齿穿破牙囊在龈下聚积血液所致,外表似一小血肿,称萌牙血肿。 应对方法: 一般无自觉症状,不需特殊治疗,可以自行吸收。 奶瓶龋 宝宝刚长出不久的小牙齿,为何会变成黑色龋坏呢?专业的名词叫奶瓶龋,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婴幼儿在吸吮奶液的过程中,奶瓶的奶嘴正好顶在上颌牙,使所有的上门牙都浸泡在奶液里,在不知不觉中遭到腐蚀,牙表面结构不成熟,非常容易受酸的作用而导致脱矿,形成龋齿,这就是奶瓶龋。有的乳牙由于患奶瓶龋甚至刚长出来就烂掉。 应对方法: 牙齿患龋病后不能自愈。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因此对于奶瓶龋来说预防是最重要的。父母要注意不可让宝宝含着奶嘴睡觉;每次吃过食物后,要让宝宝喝白开水清洁口腔;早晚为宝宝清洁牙齿。
热门文章
-
细数胎儿性别鉴定的那些方法
2023-02-14 14:13
-
细数不宜经常吃的8道家常菜
2023-02-14 10:01
-
细数孕妇饮食的五大禁忌
2023-02-14 09:55
-
细数怀孕38周注意事项
2023-02-14 09:43
-
细数引起女性痛经的13个主要原因
2023-02-14 08:46
-
细数食物中的天然避孕药
2023-02-13 21:47
-
细数避孕必知的五个小秘密
2023-02-13 20:58
-
细数:宝宝护理的常见误区
2023-02-13 20:54
-
细数:孩子偏食的危害
2023-02-13 20:52
-
细数奶癣宝宝的几大饮食要点
2024-02-26 01:29
-
儿童牙齿矫正
2023-02-15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