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出生的宝宝。
冬季天气寒冷,婴儿户外活动少,宝宝接受日照不足,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容易维生素D缺乏,进而影响体内钙的吸收和代谢。补充建议:宝宝出生14天后,就要开始补充预防量的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出生3个月后适量补充钙剂。
2.早产儿。
妊娠中晚期是钙贮存和骨骼发育的关键期,早产儿由于提前降生,体内的骨钙量比健康的新生儿少。而且他们在出生之后还要经历一个追赶性生长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比健康婴儿高很多,如果不增加补充,很容易影响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补充建议:早产儿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用量还要增加到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早产儿肝肾功能不好,所以在钙质、维生素D的剂型选择和用量方面,还要请儿科生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而定,家长切不可擅自做主。
3.妈妈在孕期、哺乳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
胎儿的营养完全来源于母亲,若孕期妈妈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宝宝出生之后则容易维生素D和钙的储备不足。同样,母乳是婴儿的主要食物来源,若妈妈日常饮食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足,也将直接导致宝宝摄入量不足。补充建议:准妈妈在孕期就应该注意补钙,保证每天喝500毫升奶,并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哺乳期也应该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鱼、虾、海带等。
4.双胞胎。
双胞胎大多有低体重和早产的情况,出生时维生素D和钙的储备大多不足,出生后要追赶生长,需要的维生素D和钙比普通足月儿多,出生后应及时给予补充。补充建议: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并适量补充钙剂。
5.生长发育较快的宝宝。
2岁前是宝宝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期,本来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就大,如果宝宝生长发育再明显比同龄婴幼儿快,需求量就更大。父母需格外留意宝宝有没有维生素D和钙缺乏的表现,必要时适当补充。补充建议:1岁前每天的奶量要大于600毫升,1~2岁之间每天奶量要大于500毫升,并注意添加豆腐和鱼虾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确实存在维生素D和钙缺乏的状况,应适当补充。
6.经常腹泻的宝宝。
长期腹泻影响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也会导致缺乏。补充建议:及时治疗腹泻,改用水溶性维生素D口服或肌肉注射剂型补充维生素D,同时口服适量钙剂。
相关文章
- 秋季宝宝健康护理方法
- 新生儿该不该用枕头 三个月内的宝宝不要用
- 新生宝宝一定要做的三项检查
- 解决宝宝口水多有七个小妙招
- 小儿多汗症该如何护理
- 宝宝到底要不要穿开裆裤 开裆裤的优缺点
- 儿童用药有三忌 家长必须要了解
- 孩子耳朵里的耳垢该如何护理
- 新生儿护理 如何给新生儿做按摩
- 小儿遗尿有哪些常见原因
- 秋季预防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 预防儿童蛀牙的好方法
- 混合喂养好吗 混合喂养有六大注意
- 宝宝呛奶窒息 牢记5个急救技巧
- 纸尿裤会不会影响婴儿的皮肤?
- 如何预防好小儿肥胖的三个时期
- 小孩子骑童车要注意什么
- 孩子夜间惊厥怎么办 护理妙招在这里
- 儿童雾化治疗 给孩子做雾化的注意事项
- 宝宝频繁腹痛须警惕 再发性腹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