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乳汁淤滞,或乳头被婴儿吸破,致病菌侵入乳管,引起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乳腺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控制,易形成乳房脓肿。
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标准是什么?
1、患者多为哺乳期妇女,尤其以初产妇为多见,发病前多有乳头皲裂破损史及乳汁淤积不畅史。
2、局部症状:乳房红肿热痛化脓。患侧腋窝淋巴结可有肿大。
3、全身症状:寒颤、高热、烦躁、乏力、便干等。
4、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加。化脓时局部抽吸可有脓性分泌物。
哺乳期乳腺炎诊断时需要做哪些检查?以下,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
1、血常规
急性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并发脓毒血症时,白细胞计数常为1.5×10^10/L,中性粒细胞常达0.8以上。
2、细菌学检查
(1)脓液涂片:抽取脓液行涂片检查,一般可见革兰阳性球菌,亦可行抗酸染色查抗酸杆菌,以助于确定致病菌种类。
(2)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抗生素。
(3)血液细菌培养:急性乳腺炎并发脓毒败血症时,一般应隔口1次抽血做细菌培养,直到阴性为止。抽血时间最好选择在预计发生寒战、高热前,可提高阳性率。对临床表现极似菌血症而血液培养多次阴性者,应考虑厌氧菌感染的可能,可抽血做厌氧菌培养。
3、局部穿刺抽脓
对乳房深部脓肿,炎症明显而未见波动者,可行穿刺抽脓术,有助于确定乳房深部脓肿位置。
4、x线钼靶摄片
乳房皮肤肿胀增厚,间质阴影增生扭曲,血管阴影明显增加,应用抗生素后炎症变化明显改变。
5、B超检查
无损伤检查的首选方法。声像特点如下。
(1)炎症肿块,边界不甚清楚,内部回声增厚增强,光点不均匀。
(2)乳汁潴留,为无回声的小暗区。
(3)脓肿形成,声像显示内部不均匀的液体晴区,边缘模糊,肿块局部有增厚,有时有分层现象,脓肿后方同声增强。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治疗哺乳期乳腺炎 3个中医方推荐
相关文章
- 产后哺乳期乳腺炎 到底该不该吃药
-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方法介绍
- 治疗产后风湿的5个食疗偏方
- 治疗哺乳期乳腺炎 最好的“医生”是宝宝
- 早期哺乳期乳腺炎如何应对
- 治疗哺乳期乳腺炎 3个中医药方推荐
- 产后痔疮严重 赶快试试中医疗法
- 哺乳期乳腺炎有硬块如何缓解
- 哺乳期乳腺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 导致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原因介绍
- 哺乳期乳腺炎可以吃鸡蛋吗
- 哺乳期乳腺炎能吃螃蟹吗 饮食哪些要注意
-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 产后腹痛是为何 巧妙护理赶走小毛病
- 产后牙疼怎么回事 该如何应对
- 夏季科学坐月子 远离产后风湿
- 产后便秘怎么办 战胜产后便秘有7大秘诀
- 产后便秘怎么办 可多吃这些润润肠
- 新妈注意 产后提防6种后遗症
- 产后盗汗怎么办 主要是阴虚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