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前官员、南非流行病学模型和分析中心流行病学教授布赖恩·威廉斯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说,抗病毒治疗能使病毒浓度降至原来的万分之一,从而使病毒传染性降至原来的二十五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如果更多的病毒携带者能够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那么新增感染病例就会减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网站21日援引他的话报道:“我们可能在5年内有效抑制(艾滋病传播。”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约3300万人感染HIV。通常情况下,一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出现艾滋病并发症之前,可能感染5至10人。
威廉斯说,艾滋病患者生命延长和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艾滋病的传播,眼下一年新增感染病例超过死亡人数。以2008年为例,200万人死于艾滋病,而新增感染者270万人。
威廉斯建议,年满15岁者每年接受HIV检测,以便尽早发现感染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但他也坦承,这项措施具体操作颇具难度而且所费不菲。
他说,要实现抑制病毒传播这一目标需要花费数年时间,需要研究如何发动公众接受检测、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需要分发药物,还需要调查感染者是否愿意服用抗病毒药物以及对药物的反应。
威廉斯说,实施这项建议成本高昂,仅南非一个国家预计一年需要30亿至40亿美元。但从艾滋病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和因艾滋病英年早逝者这个角度考虑,这一建议无疑还是合算。全世界眼下用于艾滋病研究和治疗的费用为一年300亿美元,一些专家估计,这一数字将在10年内翻番。
“每年约50万年轻人因艾滋病去世,而他们正处于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大好年华,社会因此遭受巨大损失,”他说,“比实施这一建议代价更高的就是什么都不做。”
威廉斯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两年内开始实施这一项目,并在5年内完全覆盖患者。”
项目将在非洲和美国进行试点,试点地区居民接受一年一次的HIV检测,如呈阳性,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两年内将决定这一措施是否作为公共卫生政策在全世界推广。
威廉斯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同事去年在《柳叶刀》杂志发表论文,首度提出这一建议,受到广泛支持。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国际艾滋病协会、法国艾滋病研究所计划随后开展相关研究或赞助相关研究。
相关文章
- 北京拟科技攻关艾滋等十大疾病
- 甘草含有抗艾滋有效成分
- 艾滋疫苗研发仍未获得理想结果
- 转基因食品有可能传播艾滋?
- 艾滋疫苗研制失败人类怎么办?
- 割包皮或可降低艾滋感染几率
- BBC报道我国艾滋感染者主持广播节目开播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拟开播由艾滋感染者主持的节目
- 肠黏膜成艾滋病病毒避难所
- 基因变异艾滋病病毒扩散
- 得不得艾滋和个人基因有关
- 非洲狮感染了艾滋病?
- 《AIDS》传递艾滋病防治最新进展
- 艾滋疫苗: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 世界艾滋病权威学术杂志《AIDS》出版中国专辑
- 艾滋感染者可以治疗控制到不传染他人
- 《新科学家》:攻克艾滋新希望
- 艾滋病毒入侵人体全过程被偷拍
- 人工细胞陷阱对付艾滋病毒
- 艾滋病毒弱点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