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25日对外宣布,他们与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科研人员合作,首次发现了一种创新性的艾滋病苗策略,能有效控制甚至完全预防艾滋病毒通过粘膜途径对机体的感染。
据介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最有效措施是研发出有效的疫苗,但这项课题一直被视为很难攻克的世界性科学难题。最终,三方科研人员耗时5年多时间终于在这一方面取得突破。
此项研究成果于3月13日发表在国际病毒学权威期刊《病毒学杂志》上。
据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介绍,他们通过联合使用改良型痘苗病毒天坛株(MVTT)粘膜载体疫苗和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Ad5),能有效控制甚至完全预防艾滋病毒通过粘膜途径对机体的感染。
科研团队还利用中国猕猴模型,系统评估了该疫苗策略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
专家称,数据表明该疫苗策略具高度的安全性,注射疫苗的猴子没有可观察到的副作用。注射疫苗之后,通过国际公认的高致病性猴艾滋病毒SIV239进行攻毒实验,部分实验猴在整个实验期间都没被感染,被感染的那些实验猴,也未出现艾滋病的临床症状;而未接受疫苗的猴子则均被感染,并逐渐发病和死亡。
基于以上的实验数据,上述研究团队已开始致力该疫苗策略临床前研究的工作,专家表示,如能最终进入临床试验并证实有效,将对阻断和减缓HIV通过粘膜途径感染(性接触)在中国普通人群的流行具有极其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据该院介绍,本项目还得到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艾滋病和病毒性感染疫苗和新药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市等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
相关文章
- 手术前一定要进行艾滋病检查的原因
- 女性艾滋病患者生育要考虑的问题
- 艾滋病的“心理窗口期”
- 中国对艾滋孕产妇及婴儿的补助政策
- 艾滋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
- 一次不洁性交会感染艾滋病吗
- 一次高危性行为感染艾滋几率有多大
- 专家称 美艾滋婴儿治愈案例要谨慎乐观
- 艾滋病患者并非死于艾滋病本身
- 美研究称蜂刺毒素可治疗艾滋病
- 测一测你对艾滋病是否有“抵抗力”
- 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孩子死于艾滋
- 美男童已停药一年 或成第二例治愈病例
- 艾滋病会不会通过接吻传染
- 艾滋病男女患者有何区别
- 女双性恋者更易患艾滋病
- 如何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 新型艾滋病来袭!全球1000万人感染!
- 酸奶对防治艾滋病有新作用
- 男子口里长“雪花” 病根竟是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