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底,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中国医药集团大厦,40余名血友病艾滋感染者及其家属,与该集团旗下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以下简称上生所)人员发生“肢体冲突”。
这些感染者认为,因为在1995年后仍然使用上生所非法销售的凝血因子Ⅷ(俗称凝血八因子),导致自身感染艾滋病。不过,上生所否认对此负有法律责任。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知的血友病艾滋感染者多达百余人。2009年底的“肢体冲突”,也并非双方首次发生争执。这一重大血制品污染事件在1998年开始显现,卫生部也在2000年后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但感染者求偿问题10年难解。
治病的药物成为艾滋感染源
“这些年我已哭过无数次。”1月初,来自黑龙江的血友艾滋感染者家属林丽英(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讲述了自家的辛酸。
林丽英的儿子患有血友病,小时候即开始使用上生所的凝血八因子制剂,2000年,他被发现感染艾滋病毒,如今年近30岁的儿子双腿已现脓斑,让人不忍目视。
经过多年反复检查和上访,林认定,上生所销售的非灭活的凝血八因子是导致儿子感染艾滋病毒的根源。
血友病患者由于自身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缺失,经常会因一点小伤导致自然出血不止,而约80%的患者在输入凝血八因子后,能迅速缓解病情。
1982年,上生所研制出凝血八因子制剂并开始生产(卫制82沪(6)13号)。
1987年,卫生部、海关、外交部联合发文,禁止进口国外血制品(白蛋白除外)。从此除非冒巨大危险进行走私,国内血友病人能够使用的只有中国生产的未经病毒灭活的八因子。而此后较长一段时间,上生所的八因子成为市场上的垄断产品。
直至1995年7月14日,卫生部颁布了《关于禁止生产和临床使用未经病毒去除或灭活的凝血因子类血制品的通知》,严令:各有关血液制品生产单位1994年12月31日前得到的凝血因子类制剂生产批准文号一律作废,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至此,上生所生产了约20万瓶八因子,客户约万余名。
1998年,上海发现血友病人感染艾滋病毒的病例。随后上海对使用过上生所凝血因子产品的血友病人做了检查,共发现感染艾滋病毒者66名。
一些感染者指称:“上生所虽然停止了生产,但仍然非法销售其产品。”
来自浙江的一位周姓感染者认为,上生所和相关政府部门在卫生部发文禁止后,特别是在已知有人因使用此类血液制品而感染艾滋病后,未能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召回已出厂产品,通知产品使用者及其配偶去医院做HIV等检测,导致危害加重。
据感染者自己统计,现仍存活的感染者共124人,遍布全国14个省、直辖市。还有些血友病患者因恐惧而拒绝做HIV检查。有感染者猜测,实际感染的人数可能在千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