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称,科学家们首次建造了艾滋病毒内部甲壳状“内室”的详细分子模型,为探寻新的治疗方法带来机遇。
英国《独立报》网站5月29日报道称,锥形衣壳保护着病毒的致命性遗传物质,伺机在人体细胞内释放出来。这一突破可能会使研究人员得以找到新办法打破衣壳的完整,以便干预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后的自我复制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发现有望带来一种新型药物补充现有的抗逆转录艾滋病治疗药物。通过综合利用高倍显微镜检查、详尽的X光分析和超级计算机,研究人员得以拼凑出构成病毒衣壳非凡结构的1300个蛋白质内部数百万原子的准确位置。
参与撰写了载于《自然》周刊的研究报告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克劳斯·舒尔滕说:“HIV衣壳其实有两个截然相反的性能。它必须保护遗传物质,然而一旦它进入细胞就必须释放出遗传物质。这个时机必须把握得恰到好处,太快了不好,太慢了也不行。就是在这个时刻可以破坏其秩序。”
相关文章
- 广西将于7月1日实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
- 我爱上了一个艾滋男孩(三)
- 我爱上了一个艾滋男孩(二)
- 武汉市17名艾滋妈妈生下健康宝宝
- 恐友真实记录:不要根据症状判断艾滋病
- 我爱上了一个艾滋男孩(一)
- 艾滋老师 教师行业不宜作为反歧视首选
- 香港第一季度新增感染139例艾滋病
- 2012年中国青年学生感染艾滋新发现1700例
- 女艾滋病感染者带全校艾滋患儿圆梦《中国梦想秀》
- 网民对艾滋病患者当老师的看法
- 艾滋病感染者当老师必须慎重考虑
- 艾滋病感染者当老师 网友不支持家长有顾虑
- 艾滋病感染者田喜:你们不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
- 口腔溃疡是艾滋病的初期症状吗
- 非洲单亲艾滋病妈妈的生活
- 台湾人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
- 对艾滋病感染者当老师的掌声与批判
- 艾滋新娘嫁健康新郎 姐弟恋相差11岁
- 艾滋病感染者当老师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