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研究项目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这种疗法被称为细胞内免疫疗法,即修改T细胞基因信息。艾滋病在繁殖前通常侵入和感染T细胞,将基因样品植入T细胞,让T细胞能够识别艾滋病毒,并刺激机体的细胞防卫机制,就可以起到防止受感染细胞继续繁殖的功效。罗西说,该研究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完全控制艾滋病病毒或减少患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
此外,美国伊利诺伊州科研人员理查德·贝雷在新闻发布会上还介绍了他的其他相关研究成果,他认为男性实施包皮环切术对控制艾滋病蔓延能起到重要作用,可能会防止大量的艾滋病感染并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贝雷要求各国政府推动实施包皮环切术,它能使异性间艾滋病病毒传染率降低60%,有望在今后10年内防止撒哈拉以南非洲艾滋病泛滥地区的感染病例减少200万。今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曾发表联合公报,确认包皮环切可作为男性预防由异性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艾滋病研究专家约瑟夫·埃伦说,他所研究的一种整合酶抑制剂可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健康细胞,这种制剂比目前市场上20多种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疗效都要显著,可使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含量低于“危险”水平,且副作用较小。
尼日利亚学者阿迭内·撒贾伊还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非洲妇女在发生性关系后用柠檬汁洗涤以防止感染的作法是无效的。通过对尼日利亚300名妓女进行的调查发现,洗涤阴道对防止艾滋病没有效果。
相关文章
- 部分艾滋患者药物过敏是基因所致
- 艾滋绝不仅仅是医学问题
- 诺奖得主:艾滋治疗疫苗有望四五年内诞生
- 数学模型提示对抗艾滋新方法
- 基因决定你会染上艾滋?
- CD8+T淋巴细胞是天生的艾滋杀手?
- 研究:抗艾滋病毒新物质可阻止病毒复制
- 除了艾滋,还有多少疾病是来自动物
- 艾滋病毒也可作为基因治疗工具应用
- 艾滋病:不是绝症而是一种慢性病
- 中国:考虑、着手修改有关禁止艾滋感染者入境的规定
- 联合国欢迎韩美取消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入境限制
- 美国取消已实施23年之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入境禁令
- 我国《艾滋病学》出版,填补领域空白
- 艾滋病毒的另一隐蔽藏身处:睾丸
-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艾滋用药意见
- 年度十大医学突破:新“艾滋疫苗”被质疑
- 前沿:只能防病毒不能避孕的“分子”安全套
- 研究:改造后的干细胞可杀死艾滋病毒
- 泰国艾滋疫苗研制上榜年内10大医学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