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被访者非常不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用餐,歧视现象在我国仍然严重。
中国抗艾滋病媒体联盟项目的这次调查在我国北京、上海、昆明、武汉、深圳、郑州等6个城市进行,共有6000人参与调查。
调查表明,六成以上的受访者不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居住、不愿意接受感染者提供的理发服务等。
调查还显示,30%的被访者认为应该不允许感染艾滋病的学生和健康学生一起在学校学习,约58%的被访者认为应该允许感染艾滋病的学生和健康学生一起在学校里学习,其中昆明、北京的被访者选择可以一起学习的比例最高,平均达到67%。
缺乏对艾滋病防治和传播知识的了解是导致公众歧视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平均约为65%,其中“蚊虫叮咬”的正确回答率最低,有近半数受访者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导致公众不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居住。
专家指出,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唾液及第三载体进行传播。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和不正确认知是一项综合的任务,不仅有利于艾滋病感染者更好地生活,也有利于更好更有效地预防艾滋病。
呼吁!携手反对艾滋病歧视
“我们要的不多,仅是公平对待。”这是刚刚二十出头,却因感染了艾滋病毒而失去了学业、爱情、朋友的朱力亚在日前举行的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齐市反歧视教育活动中发出的呼吁。
齐市从1996年开始有艾滋病感染者的报告,2000年首次检出艾滋病病毒,截至去年年底,共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例,感染者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69岁。齐市虽然属艾滋病低流行区,但也存在着许多与其它高流行区相似的高危人群及高危行为。
齐市高度重视“防艾”工作,并积极开展反歧视教育活动。去年9月,以遏制艾滋病在高危人群和脆弱人群中继续蔓延的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和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在齐市启动。今年,齐市将继续实施“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计划”,在今年9月以前,使包括商业性性行为者、民工、吸毒者等三分之一艾滋病高危人群接受专业人员面对面的咨询和检测、同伴相互教育、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教育等。齐市还将继续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预计至今年年底达到50家,同时在七区九县(市)的17家疾控中心建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室,对前来主动咨询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要求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感染状况者,一律免费。同时,艾滋病患者可免费进行抗病毒治疗、免费实施母婴阻断,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将免费上学和接受家庭救助。
据悉,全市反歧视教育活动近日还将在大中专院校和普通高中开展。
相关文章
- 南非艾滋病女口述悲惨经历
-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8月纳入北京医疗救助范围
- 台湾一医院擅自给患者检查艾滋病受处罚
- 艾滋病孕妇能吃药吗
- 艾滋病人吸烟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 蒋雯丽拥抱艾滋病患者 身体力行反歧视
- 美男子持艾滋病注射器抢劫
- 逃不出的艾滋阴影
- 曾被艾滋阴霾笼罩过的地方
- 透视艾滋患者内心的悲哀
- 认清国内艾滋病的现状
- 战胜艾滋病毒到底有多困难
- 艾滋病患者讲述抗艾故事
- 女大学生染艾滋 为报复与324名男性发生关系
- 艾滋病感染者平均年龄为47岁
- 一个艾滋病人的忏悔:我的艾滋病感染史
- 《最后的宣战》黎家明的艾滋手记(33)
- 眼泪与坚强:寻访苏州艾滋家庭
- 温州市最坚强的艾滋病患者已抗病20年
- 那些染上艾滋病的娱乐圈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