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到底要不要检查艾滋病
手术前艾滋病检查是俗称的“术前四项检查”之一,目的以确诊患者是否患有或感染了这种病。医生认为,手术前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查,是为了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也更好的防止这些疾病的医源性传播。
医源性传播是艾滋病血液传播途径之一。血液传播是感染HIV最直接的途径,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尤其是“窗口期”的血液(即献血者已被病毒感染,但还未出现抗体的阶段所献血液,不能被现有的检测手段查出);使用了被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包括注射器、针灸针、口腔科械、妇产科的接生用具以及外科术用的刀子、剪子、钳子等。另外,在作胃镜、肠镜、膀胱镜等介入检查和治疗时,都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及其他病毒的可能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术前四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位专家说:“最近,一位老人住院动手术时就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病史中有在其他医院输血的记录。这样,我们对她的治疗就格外慎重,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措施,而放弃了原先的手术方案。”
专家们还认为,术前四项检查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一个病人输血或动手术后发现感染了艾滋病,是输血和医源性感染所致,还是患者接受治疗或入院前已被感染?这就需要与患者手术前或输血前检查的资料进行对比。如果查了,责任就好分了;如果没查,那就说不清了。”
如何预防医源性艾滋病
①对输血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严厉打击非法献血者。
②普遍推广应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针灸针,使用后严格毁型;手术器械、内窥镜和其他相关设备要严格消毒。
③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较高地区,有必要对给病人做手术的医务人员和病人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
④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器官或组织或人工受精传播艾滋病病毒。
相关文章
- 2016世界艾滋病日主题 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
- 什么是艾滋鹅口疮 如何治疗
- 你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职业暴露吗
- 世界艾滋病大会举行 50%病患未有效治疗
- 艾滋病毒存活多久?离体可存活96小时
- 艾滋病就是性生活泛滥?人们对于艾滋的九大误解
- 最新消息 2016年艾滋病治疗有了新进展
- 高危行为感染艾滋病几率有多大?
- 研究发现:艾滋病毒脱壳的秘密
- 人参是治疗艾滋病新药物
- 艾滋病感染的早期症状
- FDA:打美白针或会感染艾滋病
- 使用公用修甲器似为艾滋病传播新途径
- 五味子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抗艾滋病药物
- 研究称新方法可防止HIV感染者患上艾滋病
- 儿童口腔乳酸菌可抑制艾滋病毒
- 艾滋病初期症状及预防方法
- 未来或将通过喝酸奶预防艾滋
- 新研发卫生棉条可预防艾滋病
- 大龄儿童艾滋病检测遇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