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杂志的两名美国主编针对中国艾滋病防治撰写的评论指出,这些问题包括: ——些地方政府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实施各项防治政策措施急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发展; ——急需提高抗病毒治疗依从性,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由于一线药物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导致对二线和三线药物的需求增加,对完善医药管理办法也提出更高要求; ——艾滋病相关的社会歧视问题仍然存在,高危人群不愿意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 ——对未来中国艾滋病的传播可能构成较大影响的男男性行为人群的疫情复杂,目前缺乏足够的研究; ——针对吸毒人群的治疗工作覆盖面尚未满足该人群的实际需求; ——商业性行为者情况复杂,针对商业性行为人群开展的安全套推广、规范化性病疗服务等覆盖面不够。 作为世界著名艾滋病专家的两位主编认为,与世界大多数地区艾滋病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情况不同,中国艾滋病感染者、病人主要存在于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因此,在中国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 他们强调:尽管在过去曾经有人对中国既往采取的某些艾滋病控制措施持有看法,但本期专刊提供了中国正在实施综合防治措施以及控制艾滋病蔓延的真实素材。历史经验证明,中国一旦决定解决某一问题,国家有能力采取大规模行动来落实。因此,中国面临的上述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他们希望,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总数的中国能够遏制艾滋病的进一步流行,并像乌干达和泰国一样成为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典范。 《AIDS》是国际艾滋病学会唯一的官方学术杂志,它以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为读者对象,每年出版十八期。本期中国专辑的二十三篇论文,涉及疫情、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干预项目等内容,反映了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相关文章
- 艾滋感染者可以治疗控制到不传染他人
- 《新科学家》:攻克艾滋新希望
- 艾滋病毒入侵人体全过程被偷拍
- 人工细胞陷阱对付艾滋病毒
- 艾滋病毒弱点揭秘
- 伐昔洛韦可控制艾滋病病毒
- 绿茶成分可抵御艾滋病毒
- 为何艾滋病毒无法根除?
- 新的希望:艾滋基因疗法
- 部分艾滋患者药物过敏是基因所致
- 艾滋绝不仅仅是医学问题
- 诺奖得主:艾滋治疗疫苗有望四五年内诞生
- 数学模型提示对抗艾滋新方法
- 基因决定你会染上艾滋?
- CD8+T淋巴细胞是天生的艾滋杀手?
- 研究:抗艾滋病毒新物质可阻止病毒复制
- 除了艾滋,还有多少疾病是来自动物
- 艾滋病毒也可作为基因治疗工具应用
- 艾滋病:不是绝症而是一种慢性病
- 中国:考虑、着手修改有关禁止艾滋感染者入境的规定
热门文章
-
吸毒妇女的艾滋宣传教育和预防
2023-02-27 20:13
-
面对艾滋,你有多安全?
2023-02-27 20:13
-
一次高危,我会染病吗?
2023-02-27 20:13
-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十大知识要点
2023-02-27 20:11
-
艾滋防治宣传不能仅止于世界艾滋日
2023-02-27 20:11
-
艾滋思考:普通的宣传方式用在农民工身上为何没用?
2023-02-27 20:11
-
到位的宣传教育才能在农民工艾滋预防中发挥有效作用
2023-02-27 20:10
-
普通人需要预防艾滋病吗?
2023-02-27 20:10
-
控制艾滋传播的政策措施
2023-02-27 20:10
-
避孕套在预防艾滋病毒传播中有效吗?
2023-02-27 20:10
-
防艾利器:安全套历史年表
2023-02-27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