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的法国科学家吕克·蒙塔尼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说,在4年至5年内找到艾滋病疗疫苗是非常可能的。
蒙塔尼说,科学界已对艾滋病病毒进行了20多年研究,就研究情况来看,找到艾滋病治疗疫苗比研制出预防疫苗更容易。 艾滋病治疗疫苗应具备有效控制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的疗效,从而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大幅降低艾滋病的威胁。
与蒙塔尼一同分享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另一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也出席了当天的新闻发布会。
蒙塔尼目前任职于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防治基金会,主要致力于研究艾滋病疫苗和疗法。蒙塔尼强调,在科学家们找到艾滋病治疗疫苗前,医学界目前已能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少艾滋病病毒的危害。他说:“必须竭尽全力提高一些贫穷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多指导,进一步阻止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蔓延。”
蒙塔尼和巴尔-西诺西由于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而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两位科学家还成功复制出传染性较强的1型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片段,发现了艾滋病病毒循环复制并彼此配合的机理,由此确立了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方法。
相关文章
- 数学模型提示对抗艾滋新方法
- 基因决定你会染上艾滋?
- CD8+T淋巴细胞是天生的艾滋杀手?
- 研究:抗艾滋病毒新物质可阻止病毒复制
- 除了艾滋,还有多少疾病是来自动物
- 艾滋病毒也可作为基因治疗工具应用
- 艾滋病:不是绝症而是一种慢性病
- 中国:考虑、着手修改有关禁止艾滋感染者入境的规定
- 联合国欢迎韩美取消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入境限制
- 美国取消已实施23年之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入境禁令
- 我国《艾滋病学》出版,填补领域空白
- 艾滋病毒的另一隐蔽藏身处:睾丸
-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艾滋用药意见
- 年度十大医学突破:新“艾滋疫苗”被质疑
- 前沿:只能防病毒不能避孕的“分子”安全套
- 研究:改造后的干细胞可杀死艾滋病毒
- 泰国艾滋疫苗研制上榜年内10大医学突破
- 艾滋病与结核病有什么关系?
- 疑似艾滋是一种强迫症?
- 感染艾滋病毒后可以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