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艾滋病划署的报告显示,尽管亚洲的艾滋病流行长期集中在一些特定人群,即性工作者及嫖客,注射吸毒者和男男性行为者。但如今艾滋病的传播正逐渐扩展到低危人群。
2004年,卫生部首次向世界公布中国有500万到1000万男同性恋者。不过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同性恋者大多处于地下状态,调查的数据可能比较保守,如今的数字可能超过千万。西方对同性恋歧视主要是在宗教界,而东方的歧视却是在民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因此中国大量同性恋者往往被迫以婚姻作为保护伞,来掩盖他们真实的性取向。
社会学家估计男同性恋90%以上会选择结婚,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同性恋人群研究的青岛大学教授张北川的结论则是:生活在大城市、受过大学教育的男同性恋80%会进入婚姻或已在婚内。由此可见,中国“同妻”(男同的妻子)数量庞大。如果说过去男同性恋结婚,同妻受到的只是生活中不幸婚姻的折磨,但现在不断上升的艾滋病则成了她们生命的潜在威胁。
由于大量男同仍藏在水面之下,很多男同性恋结婚了,仍然保持着男男性关系。而在这次全国61个城市的调查中,男同性恋的性活动也纳入了调查范围。吴尊友透露:“我们无法知道同妻的感染率,因为他们不可能把另一半叫来检查。但调查显示40%—74%的男同性恋都和女性发生性关系,艾滋病的传播会进一步向普通人群蔓延。”
不可回避的防艾现实
在艾滋病传播扩散当前,同性恋已成为我国防艾工作不可回避的话题。卫生部去年就曾提到,能否有效控制男同性恋者中的艾滋感染率,将对整个国家预防艾滋病工作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最近再度强调:“艾滋病在男同性恋间传播,对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个新的挑战。”
对于男同性恋艾滋感染的现状,卫生部则显得忧心忡忡:“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中国男同性恋者中的艾滋病将很快蔓延至妇女人群和异性恋人群。”
相关文章
- 吸毒与艾滋病的一些悲剧在不停上演
- 患艾滋病的高位人群有哪些
- 同性恋者是容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群体
- 妇幼人群在艾滋病中的流行特点
- 男性同性恋人群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之一
- 女性HIV感染者的比例逐年增加
- 艾滋妈妈可以防御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
- 男同性恋感染者的比例正在增加
- 中国艾滋最初源头于1989年的一群吸毒者
- 艾滋病病人感染率达到了94.1%
- “一夜情”成防控艾滋病的新“盲点”
- 艾滋病的增加造成是否该取消无偿献血
- 男同性恋容易感染上上艾滋病
- 一个吸毒者患有艾滋病的故事
- 阴性艾滋病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 艾滋病主要的易感染人群有4种
- 艾滋病毒携带者可生下健康婴儿吗?
- 从吸毒成瘾到感染艾滋病毒
- 男同性恋易患艾滋病的原因
- 总结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