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对话“恐艾症”患者 那36张阴性的检验单
滴滴滴……QQ的窗口闪了起来,一看到那个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头像,我就知道,“孤鹰”又来了。
“孤鹰”的职业是一名商人,但另一个身份也是隐身的“恐艾症”患者,在经历数百天恐惧的日夜折磨之后,不知从何方找到我的QQ号,从此,我就成了这位“恐艾症”患者名副其实的精神垃圾桶。
他不停的告诉我:“我今天又去检查了,又骂我了……”
其实这不能怪医生,明明已经多次检测为HIV抗体阴性,黑纸白字的宣告了他从来没有感染过任何艾滋病毒,可以放心大胆的结婚、生育、做生意,跟老板们谈生意的时候可以不用低声下气,但是他只会说:“我做不到”。
2009年3月,某次高危性行为后,和绝大部分的“恐艾症”患者一样,他了,平时喜欢上网聊天的他顿时如惊弓之鸟,慌慌张张的上网开始搜索相关资料,当他看到艾滋病发病是的症状里“发烧”两字时,差点晕了过去,于是,他开始不停的检查。
仅仅半年时间,他跑遍了县、市、省级的CDC(疾控中心)和医院,所有能检测艾滋病病毒的地方他都去了,不管免费的还是收费的,尽管36份“阴性”报告单一次次宣告他是清白的,他没有感染艾滋病,他是健康的,但是他还是去检查,一遍又一遍的检查,开始医生还能耐心的检查,直到三十几次检查后仍然没有检查出艾滋病病毒但他还要继续检查的时候,医生怒不可遏,当场拂袖而去。
而据说某三甲医院的传染科科长,一见他进医院,立刻逃之夭夭,因为他害怕“孤鹰”一次又一次的拉住他问相同的问题:“我真的没有艾滋病吗?真的没有吗?你能保证吗?”
“恐艾症”为何心结难解
虽然本人仅仅因为与并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说中的“恐艾症”患者QQ聊天过都能令人退避三舍,足可见这层坚冰的厚度。虽然我国早在上世界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防艾抗艾的宣传,但是为何直到今天,“恐艾症”还是屡见不鲜,一个明明没有得艾滋病的人,为什么会千方百计的去试图证明自己得了艾滋病?
艾滋病从正式被专家们确认的那一刻起,直到现在,也仍然是不治之症,而且病程漫长,花费高昂,死相凄惨,最为可怕的是,没有“特效药”,这就掐灭了“恐艾症”患者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于是,无休止的恐惧开始了。
“孤鹰”不止一次的说:“如果真的能确认没有感染,我再也不出去找小姐了”。
我向他解释了艾滋病的窗口期最长不超过半年,你现在的检测报告已经可以证明你没有感染;艾滋病的症状的确有感冒,但是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一年之内的感冒绝不是艾滋病引起的;艾滋病的检测只可能是阴性误检为阳性,阴性的检测报告一律正确……
他也不止一次的说:“我都不知道问你怎么了。不过我还是好怕的。不知道怎么了”
我告诉他,你还是始终在担心自己的检测报告会出问题,但是你放心,你的高危性行为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如果你感染了,半年的时间内绝对可以检查出来……事实上,高危性行为6个星期以后进行检测,就可以当做最终的检测结果了。
他还是在说“你能保证我一定没有感染么?你怎么能确定我没有感染?你知道吗,刚开始的那几天都想自杀了……”
这么聊下去,其实我也很想自杀……
相关文章
- 女艾滋病感染者偷盗 向他人吐口水
- 整容手术后 出现疑似艾滋病症状
- 被吓出来的艾滋病
- 2012年全球艾滋病疫情状况
- 一位医生对艾滋病患者育儿生子的建议
- 大学生眼中的防艾志愿工作
- 艾滋病检测实名制的利与弊
- 艾滋病患者在社会上会受到哪些歧视
- 少妇网聊一夜情 全家三口感染艾滋
- 正式记载的第一个艾滋病患者是同性恋
- 艾滋病患者当选村支部书记
- 男同性艾滋患者自述不知安全性行为
- 濮存昕 别站在道德高地歧视艾滋病患者
- 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特点
- 艾滋病女孩自述 艾滋病能活多久
- 女艾滋病患者曝光279名男伴 称自己很骄傲
- 艾滋病戒毒人员为病人熬制“心灵鸡汤”
- 开心人网上药店为消费者提供艾滋自检产品
- 香港艾滋病感染个案创30年新高
- 世界上首例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