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快下班时,我接诊了一名病人。当那名先生犹豫着从门外走进来时,我发现他上午就在走廊上徘徊了。
落座后,他并不像大多数病人那样,主动开口讲症状,而是直盯着我。许久,才慢慢开始讲:整夜失眠;就是睡着了,也常被噩梦惊醒。总是梦见自己被人唾弃、快要死了等等。以至于白天无精打采,工作总是出错。
听了他不着边际的倾诉,我反复询问:是不是还有什么心事没说出来?并欲仔细为他进行体格检查。这时,又进来一名病人,那位先生连忙戴上墨镜,慌慌张张地,边向外走边说:“算了,我不看了。”
可第二天中班时,那名心事重重的病人又来了。我见他专找人少的时候来就医,猜想他一定有什么心事怕被人知道。因此,我反复开导他,并且告诉他,医生有义务为病人保守秘密。
最终,他迟疑地告诉我,他在海南好不容易进入了白领阶层。但最近,有一名熟人被查出血 H IV阳性(艾滋病毒感染)。而自己曾与他同居一室近一个月,他觉得自己肯定被传染上了。
从此,“恐艾”心理一直困扰着他。工作总出错不说,当他把这种担心告诉女朋友后,女友竟弃他而去。从此,他再也不敢向任何人提起此事。只能将这种恐惧心理埋在心里,不久,便出现了上述症状。无奈之下,他回到武汉就医。
为了打消他的恐惧心理,我告诉他,艾滋病只能通过性接触、输血、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染。如果只是同处一室,被感染的机会很小。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去查一下血 H IV,让事实说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恐惧心理。在我的劝说下,他接受了检测。但由于当天血 H IV不能拿到结果,他就先回去了。
没想到,三天后,他由父母陪同而来。并已出现眼光呆滞、语无伦次等精神障碍。他的父母告诉我,他迟迟不敢取报告,后来精神就变得不正常了。
其实他的血检结果为阴性。也许他早点到医院检查并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恐艾”心理就不会毁了他……
易患“恐艾症”的人,往往存在着一些病态人格特征,如:胆小、敏感、细腻、过分关注自我、偏执等。引起他们患“恐艾症”的真正元凶,并非是艾滋病本身,而是他们的病态人格。如果世界上没有艾滋病,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也会令之惶然不安。 因此,每个公民都应了解、宣传并努力阻断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洁身自好。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关注自己心灵的健康,增强心理免疫力。千万不要艾滋病没到,却先让“恐艾症”打倒了。
热门文章
-
男同性恋者成为艾滋第一高危人群
2023-02-27 20:13
-
为何男男之间的同性性行为更危险?
2023-02-27 20:13
-
吸毒是艾滋病的亲密战友
2023-02-27 20:13
-
大理政府出资建男同性恋酒吧
2023-02-27 20:13
-
中国城市4.8%同性恋者感染艾滋病毒
2023-02-27 20:13
-
大理同性恋酒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023-02-27 20:13
-
长春:有感情的“朋友”,才会用安全套
2023-02-27 20:13
-
南京:男男安全套助力同性恋人群防艾
2023-02-27 20:13
-
嗑药让艾滋更危险
2023-02-27 20:13
-
故事:八十年代的同性感染者
2023-02-27 20:13
-
阳光无声照进阴暗的角落:同性恋艾滋感染者
2023-02-27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