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已经使艾滋病得没那么可怕,逐渐转变为了一种慢性疾病。然而,近期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能造成骨质流失,与后期骨质疏松以及其他骨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随访了399名HIV病毒感染者,其中195位参与者在诊断初期立刻使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来进行控制和治疗,而其余的204名HIV感染者选择延后治疗。此次随访的平均时长为2.2年。
研究结果显示,与选择延后开始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一组相比,选择早期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HIV感染者的骨质密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骨质平均流失2%至4%。众所知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作用在于整体防止艾滋病毒的传播以及不良的健康结果,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者找到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并选择最恰当的时间点减少这种副作用的发生。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发现在开始治疗时,骨质流失速度会有所加剧,然而,在过了前两年之后,下降的速度就会开始缓慢下来。”完整的研究报告发表于《骨与矿物质研究》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报道中指出,“我们没有彻底治愈艾滋病的办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为了控制病毒的传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治疗多年后,出现骨折疏松,骨折风险增加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解决这一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相关文章
- 台州2015年艾滋病2263例 264人死亡
- 北京艾滋病男男传播超8成
- 艾滋男星代言安全套 安全套能防艾滋病吗
- 三明男子猥琐妇女感染艾滋 揭艾滋病的传播
- 艾滋病感染者咬伤执勤协警 揭艾滋病的传播
- 真相:艾滋病到底能不能治愈
- 艾滋病病毒感染机制将被揭开
- 低风险人群至少每5年 检测一次hiv抗体
- 广东3919例艾滋病病例 专家教你如何预防艾滋病
- 艾滋病初期症状 不可作为诊断标准
- 被艾滋侵袭的城市 如何科学看待艾滋病
- 三招力助终结艾滋病流行
- 艾滋病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
- 艾滋病的“窗口期” 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 艾滋病发展有三阶段 无症状期传染性最强
- 艾滋病患者也可以做妈妈
- 艾滋病的饮食保健秘诀
- “高危”后还须注意艾滋病检测
- 艾滋病感染者的肠胃疾病
- 关注艾滋病更需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