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负责人安东尼·福西说,他对“终结”艾滋病有信心,因为人类近两年在抗击艾滋病过程中取得不少重大进展。而这时,距离艾滋病首次进入公众视野已经30年。
法新社29日一组报道回顾人类抗艾30年的点滴进步。
忆“黑暗”
1981年6月5日,美国流行病学家报告一则令人困惑的消息:5名先前健康的同性恋男青年患上肺炎,其中两人死亡。他们据信是首批因感染艾滋病病毒死亡的患者。这种疾病迄今已夺走全球近3000万人生命。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说:“毫无疑问,艾滋病改变了世界。”
抗击艾滋病的最初几年充满“恐惧、无知和对同性恋的憎恨”。
直至1983年,法国科学家锁定致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研究人员随后发现,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血液传播,“劫持”关键免疫细胞并复制自身。
由于缺乏疫苗、治疗方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艾滋病致死人数“噩梦般”上升。报纸头条显现影星、体育明星死于艾滋病。
渐进展
1996年,第一种有效治疗艾滋病的疗法问世。这种名为“鸡尾酒”的治疗方法可将人体内艾滋病病毒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同时给患者带来巨大副作用。
随后数年中,艾滋病治疗费用极其昂贵,以至于只有富国才能承受得起。迄今,500多万生活在中低收入水平国家的艾滋病患者接受了治疗,但仍有1000万人等待治疗。
联合国设定一项目标,即2015年实现艾滋病“零传染、零歧视、零死亡”。
自艾滋病首次进入人类视野以来,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一直致力于相关研究。研究所负责人福西认为,人类最终将控制并且“终结”艾滋病传播。
他说:“过去一年半,我们取得几项重大进展。这强烈证明一个事实,我们最终可以控制并遏制艾滋病传播。”
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组织负责人塞思·伯克利持相似观点,认为最近两年“最令人兴奋”,因为研究人员在疫苗和艾滋病预防领域取得“最大进展”。
最新进展包括:男性实施包皮切除手术可使艾滋病病毒传播几率减少65%;为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实施阴道杀菌可有效减少将病毒传染给婴儿的几率。
获突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两项临床实验显示,提早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预防艾滋病,阻止艾滋病传播。
去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性同性恋群体中,口服抗逆转录药物可降低染病率44%。
另外,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果在感染初期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病毒传染伴侣的风险会降低96%。这项研究中,97%的试验对象为异性恋者。
福西说,这项试验“极其重要,因为它表明,感染初期实施治疗,而不是等待这些人的病情发展,不仅是患者本人的福音,而且会防止患者将病毒传给性伴侣”。
不过,福西提醒,要想给艾滋病传播“刹车”,发展中国家必须启用综合手段。
“在中低收入国家,需要治疗的感染者中,只有30%至40%获得治疗,”他说,“我们应对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是防止艾滋病病毒传播。”
按照他的说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新增270万人。
相关文章
- 能有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集锦
- 人体内存在艾滋病病毒“避难所”
- 高校潜伏艾滋病高危因素
- 感染梅毒,孩子会不会也有梅毒
- 献血检查 发现梅毒有不少
- 艾滋病进入了我国以后
- 艾滋患者受歧视 苦闷藏心底
- 艾滋结核双重感染全球140万
- 联合国报告:07年新感染艾滋病毒人数250万
- 中低收入国家接受艾滋病治疗人数达300万人
- 亚洲每年44万人死于艾滋 已有500万人染病
- 加勒比地区感染艾滋病者每天至少死亡31人
- 瑞典去年新增艾滋病感染者500余人
- 拉美170万感染艾滋3成是妇女
- 泰国现有艾滋病感染者54万 累计110.2万
- 全球感染艾滋人数升至3950万
-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
- 男同性恋为何容易得艾滋病
- 故弄玄虚的艾滋病治愈事件
- 艾滋病毒基因被破解
热门文章
-
石榴汁可抗艾滋 你知道吗
2023-02-27 20:08
-
国人身上发现抗艾滋基因?
2023-02-27 19:56
-
海洋药物:对抗艾滋新希望
2023-02-27 19:48
-
人体内抗艾滋治疗药物的基因
2023-02-27 19:47
-
新型抗艾滋化合物被发现
2023-02-27 19:47
-
东革阿里有抗艾滋功效
2023-02-27 19:47
-
抗艾滋病毒基因疗法前景大好
2023-02-27 19:47
-
抗艾滋药物拉米夫定介绍
2023-02-27 19:47
-
大蒜抗艾滋有特效?
2023-02-27 19:46
-
鸡尾酒疗法:我国自行研发5种抗艾滋药物
2023-02-27 19:46
-
我国抗艾滋提供的6种免费抗病毒药物
2023-02-27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