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城市的各行各业,蛰伏着很多像他们这样的“男同”。由王晓冬等人的牵头,散落的男同性恋者通过网络、聚会等形式聚结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成都同志关爱小组”。2002年,省疾控中心性病滋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张灵麟联系上他们,打算通过这个群体进行“同伴教育”。经过与专家的交流,王晓冬等人明白“男同”之间表达爱意的行为带来的竟是艾滋病染的高风险。
在疾控部门支持下,这个“男同”组织开始防艾的干预工作,成了成都最早的民间防艾组织。主要承担艾滋病检测和感染者的关怀服务等工作。工作的开展是需要经费的,面对国际防艾项目经费支持,这个民间组织遭遇了身份的尴尬。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注册,这个组织的存在“合理不合法”,不能接受项目经费的支持。
根据相关条例,民间组织要通过民政部门注册,必须有业务主管部门担保。然而,谁能成为这个组织的主管部门?谁能为其行为承担责任?2004年7月,成都同志关爱小组通过工商部门成功注册,更名为“成都市同乐健康服务中心”,法人代表为王晓冬。这个结果让这群服务于防艾工作的“男同”们有些无奈,自己从事公益工作,却要从项目基金中拿出几万元作为每年的税收。王晓冬表示,目前这种营利机构的身份,让他们错过了至少30个国际防艾项目的支持。
去年11月底,《四川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办法》的出台,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14条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以艾滋病防治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经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民政部门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登记。”这一条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作为民间防艾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
然而,《办法》实施一年了,这纸条例仍然没能给予同乐组织一个“非营利组织”的身份。
相关文章
- 成都“防艾”总动员
- 成都故事:志愿者小陈的“防艾”路
- 南非世界杯:艾滋阴影下的足球希望
- 宜兴:掀起艾滋病防治新高潮
- 广东江门:艾滋病高危人群可获免费检查和治疗
- 故事:我和艾滋感染者贾君鹏
- 隐瞒艾滋产妇可能造成医生护士感染
- 林志玲被艾滋患者亲吻
- 风中的红丝带:三个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 一个花季少年感染者流泪的眼睛
- 性传播成为主要途径:预示艾滋离我们越来越近
- 非洲艾滋病感染者占全球67%
- 为何艾滋病人住进教授家?
- 艾滋病毒感染者如是说
- 艾滋农民工:生活变化无法想象
- 艾滋:歧视和自我歧视
- 越南现状:艾滋蔓延迅速
- 艾滋感染者:好好走完剩下的路
- 推广:九零后学避孕防艾滋
- 南非:面临艾滋病和肺结核“双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