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疗法的出现使得更多的孩子可以活得更长,但延长他们的生命同样意味着,他们将要面临那些精神上的压力。如果孩子是因为母婴传播导致HIV,很可能他们的父母会在他们很年轻的时候死去。这不是单单的死去,很有可能因此夺去了儿童的精神支柱,从而激化他们内心的那种失望和孤独感。
那些患HIV的孩子,很可能会面对和其他HIV病人一样的歧视,来自他们的家庭或者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一些学校会延长他们的休学期,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学校并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们。
有人建议将精神健康服务和主要健康系统整合在一起,去帮助那些不能得到有效照顾的的青少年儿童去面对这些问题,这并不是代价很高的事情。加大这些服务体系的数量和覆盖面积,可以有效的让那些婴儿存活到青少年、成年,因此有必要探索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为HIV阳性的儿童们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 艾滋携带者会不会把真相告诉他们的孩子?
- 携带艾滋病毒的母亲和她的健康儿女
- HIV患者:接受治疗
- 艾滋患者:告诉别人真相
- 艾滋患者:你如此需要安慰
- 艾滋预防的“ABC准则”曾在乌干达推行
- 艾滋早期症状:一张嘴口腔白花花一片
- 12年护理无数艾滋患者的女护士
- 五岁艾滋娃娃的抗艾故事
- 婚检查出艾滋病怎么办?
- 恐艾恐到自闭的女研究生
- 恐艾半年,无力自拔
- 被恐艾症阴影笼罩的男人
- 亲历者口述:我的艾滋感染史
- 艾滋阳性对我来说无异于死刑宣判
- 收养弃儿被查出感染艾滋,养父母有心无力盼好心人帮助
- 艾滋感染者受到的歧视到底有多重?
- 患者“被艾滋”六年后“被痊愈”始末
- 深圳:街头针筒艾滋女想点燃变电站入狱未遂
- 青海:艾滋预防课程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