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媒体报道,艾滋病苗研究出两种可以攻击HIV病毒多种毒株的薄弱环节的新抗体被发现,这一发现大大提高了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的希望。
这两种抗体分别被命名为PG9 和 PG16,是科学家在研究取自逾1800名携带HIV病毒的志愿者的血样后获得的。科学家对他们的血样进行甄别,从中寻找具备广泛中和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抗体。
能抵御任何形态HIV病毒
人类迄今都未研制出可行的艾滋病疫苗。这两种新抗体的发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HIV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而这两种新抗体可以抵御以任何形态出现的HIV病毒。如果人类研制出一种刺激这两种抗体产生的疫苗,那么将能够有效抗击HIV病毒。
目前,发现这两种抗体的国际艾滋病疫苗组织(IAVI)的科学家已经开始着手进一步研究这两种抗体,从中寻找疫苗设计的线索。与此同时,科学家认为,用于发现这两种抗体的新技术也为其他方面的进展带来希望,因为利用新技术很可能揭示艾滋病病毒的其他薄弱之处,从而在研制疫苗时“一网打尽”。
“我们已经得到了一种对付HIV病毒全新的更好的方式,可以集中精力用于疫苗的设计。”IAVI副总裁韦恩·考夫表示,“有了这个新发现后,我们会乘胜追击,加速艾滋病疫苗的研制。”
可有效对付多种毒株
同时,PG9 和 PG16还可以有效地对付HIV病毒的多种毒株,包括来自艾滋病蔓延最严重的非洲的毒株。
相关文章
- 印度向艾滋药物专利说不 贫民有望得到救命药
- 猴子的抗艾滋病毒基因被成功复制
- 艾滋疫苗首次获免疫效果
- 割包皮真的可以预防艾滋吗?
- 专家称全民检测艾滋五年可控
- 北京拟科技攻关艾滋等十大疾病
- 甘草含有抗艾滋有效成分
- 艾滋疫苗研发仍未获得理想结果
- 转基因食品有可能传播艾滋?
- 艾滋疫苗研制失败人类怎么办?
- 割包皮或可降低艾滋感染几率
- BBC报道我国艾滋感染者主持广播节目开播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拟开播由艾滋感染者主持的节目
- 肠黏膜成艾滋病病毒避难所
- 基因变异艾滋病病毒扩散
- 得不得艾滋和个人基因有关
- 非洲狮感染了艾滋病?
- 《AIDS》传递艾滋病防治最新进展
- 艾滋疫苗: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 世界艾滋病权威学术杂志《AIDS》出版中国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