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1979年间工作在一些同性恋社区业的医生们发现许多同性恋者先后出现了机体因存在严重免疫缺陷而导致的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感染。1980年—1981年初连续5名青年人出现卡氏肺囊虫肺炎而死亡,引起了美国Michelael D. Gottlieb医生的注意并向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CDC)发出了呼吁。
同时纽约大学医学院皮肤病学和微生物学教授Alvin Friedman-kien医生也因总结了有近30名同性恋年青人均患有卡波西氏肉瘤而向美国CDC进行了报告。
1981年6月5日美国CDC报告了这些病例,疾病的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eiency syndrome,AIDS),它可经同性恋传播。
但1982年因发现少量血友病患者感染了同样的病毒而使人们了解到这一病毒同样可以经血液传播。
1983年2月3日法国巴斯德研究院Luc Montagnier、Friancoise Barre'-sinoussi和Jean-claude Chermann发现了这一病毒,将之命名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1986年5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这个感染人体后引发艾滋病的病毒正式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热门文章
-
吸毒是艾滋病的亲密战友
2023-02-27 20:13
-
中国城市4.8%同性恋者感染艾滋病毒
2023-02-27 20:13
-
欧美经验:同性恋预防艾滋病
2023-02-27 20:13
-
中国男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
2023-02-27 20:13
-
同性恋≠艾滋病
2023-02-27 20:13
-
加强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
2023-02-27 20:12
-
防艾滋病不能回避同性恋
2023-02-27 20:12
-
患梅毒的人更易患艾滋病
2023-02-27 20:12
-
总结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2023-02-27 20:12
-
从吸毒成瘾到感染艾滋病毒
2023-02-27 20:12
-
艾滋病毒携带者可生下健康婴儿吗?
2023-02-27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