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
一名刚果籍男子死于一种不明原因的疾病。多年之后,对该男性的血液标本分析使其成为第一例确证的HIV感染者。
1981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的医师报告,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和一种罕见的肿瘤——卡波济肉瘤(Kaposi’s sarcoma)在男性同性恋人群中暴发。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报道了相关消息。这是医务界对AIDS广泛关注的开始。该综合征当时被命名为男性同性恋相关性免疫缺陷症(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GRID)。
1982年
这种综合征被发现与血液相关。不止在男性同性恋人群中,在女性、男性异性恋、吸毒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者和婴儿,也发现了这种综合征的病例。这种综合征被重新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系统缺陷综合征(AIDS)。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其定义为一种流行病。
另外14个国家报告发现了AIDS病例。
1983年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Montagnier医师的领导下分离出了一种逆转录病毒,他们称它为淋巴腺病相关性病(LAV)。后来,这种病毒被认为是AIDS的致病因子。
发现AIDS病例的国家已达33个。
1984年
美国政府宣布,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Gallo医师分离出了一种引起AIDS的、被称为HTLV-Ⅲ的病毒。(2年之后,LAV和HTLV-Ⅲ被认定为同一种病毒。一个国际委员会将其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预计AIDS疫苗将在2年内进行人体试验。
被美国研究人员称为“0号患者”的Gaetan Dugas死去。这名加拿大籍空中服务生曾与数十名在美国最早被确定患有AIDS的男性同性恋者发生过性行为。
1985年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由Gallo的实验室研发并由美国卫生部申请专利的AIDS诊断试剂盒。法国巴斯德研究学院就试剂盒专利权问题对美国卫生部提起诉讼。最终,法美两家机构同意分享试剂盒的专利使用费。
男影星Rock Hudson成了第一个死于AIDS的公众人物。
Ryan White,一名13岁的患AIDS的美国血友病患者被拒绝在他所在的公立学校继续读书。
1986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了全球AIDS战略。
1987年
FDA批准AZT成为第一个抗HIV药物。
英国的戴安娜王妃在英格兰开设了一所专为AIDS患者服务的医院。她与AIDS患者握手的照片改变了以往人们对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态度。
美国总统里根,在其任职6年后,首次在公众场合提到AIDS这一名词。
美国开始了第一个AIDS教育项目。
1988年
WHO总干事长宣布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
1990年
Ryan White,这名因争取自己到公立学校读书的权利而闻名的HIV感染者,在19岁时死去。美国国会通过了Ryan White综合艾滋病资源紧急法案(CARE),为没有医疗保险或其他资源的AIDS患者提供帮助。
WHO接到了超过307000份的AIDS病例的报告,但WHO估计,实际数字可能接近100万。
1991年
美国洛杉矶湖人队的篮球球星约翰逊公开声明自己感染了HIV,并退出篮球运动,致力于推动公众对AIDS的认识。
1992年
FDA批准DDC和AZT联用治疗进展期的HIV感染,这是第一例成功的AIDS药物联合治疗方案。
法国对3名在1985年销售被HIV污染的血制品高级卫生部门官员提出指控。他们的行为导致了数以百计的人因输血感染HIV。
1993年
俄罗斯芭蕾舞明星Rudolf Nureyev和美国网坛传奇人物Arthur Ashe死于AIDS。
欧洲一项被称为Concorde的临床试验发现,AZT对没有出现AIDS症状的HIV感染者无效。
1994年
演员Tom Hanks因在影片《费城》中扮演一名艾滋病患者而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1996年
联合国的UNAIDS项目启动,取代了此前WHO的全球项目。
FDA批准了针对HIV感染者的第一例蛋白酶抑制剂。这些药物抑制了蛋白酶的活性,HIV需要这些酶以进行复制。
研究显示,3种药物联用比2种药物联用更有效。HIV能够被“鸡尾酒”疗法控制的前景变得乐观。
美籍华人何大一教授以其对艾滋病治疗的突出贡献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成为35年来该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中第一位科学家。
约翰逊重新开始篮球生涯。
1997年
研究人员发现,HIV侵入人体免疫系统的记忆细胞,为病毒自身创造隐藏所。
UNAIDS报告,HIV流行比以前估计的更加严重,全世界有3千万人感染HIV,每天有16000人感染HIV。
1998年
首例AIDS疫苗人体试验在美国开始。
美国和欧洲的制药公司对南非政府颁布的一条法令提起诉讼。该法令允许南非政府可以以比其他地方更低的价格购买治疗AIDS的品牌药品。
同样在南非,AIDS激进人士Gugu Diamini在电视上宣称自己是HIV阳性后,被邻居打死。
1999年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他们将HIV的源头追溯到非洲中西部的一种猩猩。
2000年
在13届国际AIDS大会上,南非总统塔博·姆贝基对抗AIDS药物的安全性和HIV是否引起AIDS提出质疑,从而引来批评如潮。
2001年
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控制HIV的高毒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的失败率。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呼吁,创制每年至少70亿美金的“盔甲”,用以预防和治疗发展中国家的HIV/AIDS。
美国和欧洲的制药公司撤回了长达3年的对南非政府的指控。
南非AIDS报告显示,该国有470万人感染HIV,居世界首位,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南非有1/4的成年人感染了HIV。
UNAIDS的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全球范围内约有2100万人死于AIDS,包括1700万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居民。约3600万人感染了HIV,其中约有2600万人生活在非洲。
相关文章
- 在法律面前艾滋病人不应该有特权
- 安徽省4月份报告传染病35137例 艾滋病死亡25例
- 广州首例男性艾滋病感染者20年后喜添健康宝宝
- 艾滋女生日记七:(3)站在长江堤岸
- 艾滋女生日记七:(2)生命像断了线的风筝
- 世卫组织发布报告称柬埔寨可实现艾滋零增长目标
- 小诊所拔牙感染艾滋病 丈夫不离不弃
- 艾滋女生日记七:(1)别了,我的大学
- 艾滋女生日记六:(3)不敢猜想的结局
- 艾滋女生日记六:(1)我的“遗书”
- 艾滋女生日记五:(3)男友突然离开
- 艾滋女生日记五:(2)恶梦悄然降临
- 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上升24.5%
- “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杜丽群 艾滋病医疗护理护士
- 接受过杜丽群帮助的艾滋病患者
- 艾滋病准妈妈遭多家医院拒收 院方称不会治
- 84岁老太太感染艾滋病 性格开朗独身寡居
- 中国艾滋病疫情的五个特征
- 艾滋女生日记五:(1)爱情的终点
- 艾滋女生日记四:(3)一场波折